长沙“两桥一隧”工程 一个改动省出6亿建桥费
湘府路湘江大桥设计效果图。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长沙市一季度开工在建城建重点工程项目77个,预计完成投资22亿元,实现“开门红”。 “打通出口、畅通城区、连接两岸、提升品质”,长沙市城建重点可浓缩成这16个字。4天时间里,本报记者密集走访了过江通道中的两桥一隧、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和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重点工程,本报将推出连续报道,为您描绘这些工程的最新进展。 【湘府路大桥】 “小气市长”砍6亿预算 湘府路大桥施工场地边,油菜花开得正艳。马上到“桃花汛”,工程正赶着抢出水下结构,来自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常务副经理胡鹤说:“都说你们‘小气市长’砍预算砍得狠,原来一座桥的钱现在可以修三座,虽没有原来那么大气,但实用、经济、耐久。” 湘府路湘江大桥东接湘府西路,西接洋湖大道,全长2.6公里,跨湘江段长约700米。大桥要在水中设5个桥墩,一般桥墩顶多打入河床30米,这5个最深打入河床下80米,最浅也有60多米。 若按照最先设计的一跨过江桥型,投资约13.47亿元。后经报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最终舍弃“高调的”双塔斜拉索桥型,定为“平实的”主跨120米变高度连续梁桥。市发改委审核投资估算降低到7.29亿元,较之前节约6.18亿元。 【福元路大桥】 岸上做好桥再往水上移 修一座跨河大桥,既要保证通航、还要缩短工期、最好还能降低成本……怎样才能兼顾这些选项?计划于明年10月通车的福元路湘江大桥,采用的就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顶推”工艺,更有超大型龙门吊助阵。 福元路大桥位于银盆岭大桥和三汊矶大桥之间,西接长望路,东接盛世路。桥梁全长3575米,其中越江段1435米。 来自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项目副书记翟德润说,采用顶推工艺,可以减少水上临时设施的搭建,减少成本。 顶推前,先在岸上做好桥面和钢拱,顶推时连拱带梁一起擦着桥墩往水面上移,河东和河西在江中接合。 “也可以说这是在岸上做好的桥。”翟德润说,福元路大桥是在全国第二次采用顶推工艺,第一次是杭州九堡大桥。 【南湖路隧道】 两分钟实现无障碍快速出洞 和福元路大桥、湘府路大桥同日开工的,还有南湖路湘江隧道。为实现“无障碍快速出洞”,隧道一再优化设计,在河西设两进两出,在河东设一进三出。 隧道位于橘子洲大桥和猴子石大桥中间位置,长约1500米,西起阜埠河路与潇湘大道交叉口,东接南湖路,连接河西大学城与南湖片区。 隧道分南北两线,两条线路并非完全平行,约相隔13.6米。 河西,隧道起点位于潇湘大道,车辆从潇湘大道进出;河东,为实现“无障碍快速出洞”,将北线进口设置于南湖路的书院路口西侧,过书院路口分别设置南、东、北三个出口,遵循慢进快出原则。 “隧道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这样算来的话,过江只需要两分钟。”该项目书记杨均表示。隧道计划于2013年7月开放通车。 在隧道以北,还规划有人民路隧道和劳动路隧道两条过江通道,两通道均可较好地与麓山南路、潇湘大道、湘江大道、芙蓉路、韶山路、车站路等二环内道路相连,与南湖路隧道一起,可有效缓解车辆过江压力。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