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建筑风格也是种价值取向
前几年,广东、江浙少量度假村采用了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德国等一些滨海建筑风格,不久,一些居住社区也成片建成所谓的地中海、欧美风格建筑。由于这些社区整体形象新颖,户外环境考究,物业管理严格,售价和居住价格成本较高,一时成为部分购房者的抢手货。不少居住者亦以此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于是在沿海地区,这些舶来品似乎与所处环境还沾得上边,但近年来,此股欧陆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到处可见橙墙黄瓦、尖塔拱廊的“西洋世界”。面对此情此景,不少规划师、建筑师和有识之士不禁面面相觑:我们的建筑究竟怎么了? 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把销售率放在首位,信奉的法则是“卖得又贵又快的,必定是最好的”。“不管什么风格,只要市民喜欢,我们就卖什么”是其口头禅。诚然,穿什么衣服,理什么发型,住什么房屋是国人的自由和爱好,但作为有水准的规划师、建筑师和房地产开发商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培育国人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价值取向。 建筑,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技术水平等的综合结晶,是地域历史文化的立体标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这首音乐应首先是在“原生态”乡音基础上吸纳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理念的祥和之音。可以设想,一座城市里一两个少男少女头顶黄发,身穿苏格兰花裙出门入市,人们尚可接受,不以为奇;但是如果城市里满街都是这样打扮的人群,要么是在开“城市苏格兰风情”聚会,要么是我们整座城市的服饰文化和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同样地,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的地域文化,不静心研究和整理本地域的建筑风格和城镇风貌,而是简单地去模仿、照搬所谓的西洋风格,不分析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貌,盲目地规划建设异域风情社区,这一方面暴露出规划师、建筑师创造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浅薄和整体鉴赏情趣的低下,而被世人窃笑。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重庆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英雄城市。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据着令人敬佩和折服的地位。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应切忌浮躁和盲目求成,认真研究和重视每一个房地产项目和每一幢建筑,把无比宝贵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其中。我们应谦虚地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和英国等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继承民族传统的经验,创造出一批又一批既富于地域风貌,又极具时代感的城镇和建筑群。在珍视和呵护本民族、本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吸取外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世人的尊重,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才会无愧于肩负的历史责任。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