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车仅80天,甘肃天定高速出现坑槽、裂缝等,其中31公里路面需重铺。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骨干道路——连霍(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车后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部分路段不得不铲除重铺。9月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路面出现病害系原材料、施工过程等均不合格,1.2亿元返工费用将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省交通运输厅查明原因,尽快恢复道路使用。 据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武志斌介绍,天定高速公路全长235公里,概算总投资87.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700万元,建设工期4年,质量缺陷责任期两年。共有75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与建设,于2010年12月29日实现大部分路段通车,2011年5月29日全线贯通。天定高速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下设天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其中,发生严重病害的路面1标施工单位为西安萌兴高等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都是具备相关资质的国有独资企业。 据介绍,在整个招标过程中,兰州市国信公证处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监察室均派员进行了公证和全程监督。因天定高速公路尚处于质量缺陷责任期,按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应无条件返工处治。截至9月26日,处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此次返工费用约1.2亿元,均由施工单位承担。 经专家调查组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初步认定出现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施工过程、施工环境均不合格:“一是进场原材料把关不严,路面用碎石含泥量及针片状含量超标。二是施工单位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压实度不足造成局部路面空隙率大,局部渗水,沥青混合料部分筛孔超出规范控制范围。三是在不良环境下施工,存在将雨水封入路面结构内部及低温施工导致路面空隙率偏大,为路面出现坑槽埋下隐患。” 甘肃省政府同时承诺,将由省监察厅、省质监局、省交通厅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进一步开展深入调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