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沈阳人均居住面积达35㎡
摘要: 未来十年沈阳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沈阳要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的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的原则,围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 ...
未来十年沈阳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沈阳要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的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的原则,围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优先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未来十年,沈阳将在浑南主城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老城区行政办公用地以局部调整和优化为主,原则上不再增加行政办公用地。
在商业金融用地上,结合公共中心体系,浑北主城继续建设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线、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东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城市商业中心区。副城重点规划建设南站商务区、会展中心次中心、道义次中心、张士次中心、永安次中心等商业中心区。合理控制预留地区及社区级商业设施用地。 沈阳结合浑河沿线、浑南新城中心等地区及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将均衡布局区级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积极引导浑北主城内综合性医院在副城开设新院区,提高新发展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引导驻沈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浑南新城、蒲河新城设置新校区、新院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的高教和科技园区。大力推动浑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沈北职教城建设,做好规划控制和空间预留。 在工业布局上,沈阳将继续推进主城内传统工业的搬迁改造,工业用地主要向副城集中,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其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现代建筑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南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