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将完善区域发展布局 以城市集群带动区域经济
摘要: 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5月7日在西宁隆重发布。来自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 ...
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5月7日在西宁隆重发布。来自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发布会。《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青海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布局,以城市的集群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群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形态。青海东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容纳了全省64.1%的人口,西宁、海东的人口密度分别达295.6人/平方公里和106.24人/平方公里。经过长期发展,在这一区域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沿湟水轴线型城镇密集区,初步具备城市群发展基础。 蓝皮书指出,以城市的集群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2010年底青海省出台《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制定并颁布《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积极打造、形成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一核一带一圈”城市集群,使其成为推动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核”即核心区,指西宁市主城区;“一带”即沿湟水流域轴线型城镇发展带;“一圈”即以西宁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包括西宁、海东所辖沿湟7县。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从2011年初开始,海东地区从学术研讨、规划衔接、规划设计,到成立规划委员会、召开动员大会、建立督察问责制,稳步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截至年秋,海东地区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14项,完成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93%。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