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民航青海监管局局长魏博平为工程致辞。摄影:通讯员雷金钟、王振东
民航资源网2010年12月31日消息:12月31日,2011年新历年的前一天,西宁曹家堡机场又一次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彩旗飘扬,鞭炮齐鸣,西宁机场二期工程核心建设项目,航站楼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民用航空青海安全监督管理局(简称“青海监管局”)局长魏博平、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邹展业、青海机场公司党委书记巴麻仁欠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这一天也是国家“十一五”战略规划的最后一天,民航人用这一隆重的仪式为青海民航“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完美收官。
“十一五”期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和西部机场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青海机场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集团化管理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提升管理,逐步完善航空运输网络,主业生产高速增长,机场建设成绩突出,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经济效益和资产规模显著增长,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完成公司“二次创业”, 实现“十二五”期间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3月28日,“十一五”开局之年,这一个载入中国民航史册的日子,陕、青机场联合重组,为青海民航带来阔步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助“西部空港”整合的航线网络、市场、专业管理资源,青海机场公司紧紧抓住省内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繁荣等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整体合力,使“十一五”期间航空主业高速增长,旅客吞吐量由2006年76万人次增加至2010年的170多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由2006年4700吨增加至2010年14000吨。“十一五”期间,青海机场公司累计完成运输起降5.7万架次,年均增长21%,较“十五”期间增加58%;完成旅客吞吐量585万人次,年均增长24%,较“十五”期间增加211%;完成货邮吞吐量3.7吨,年均增长31%,较“十五”期间增加185%。2010年运输起降、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较2005分别年同比增长143%、231%和311%。其中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由“十五末期”的52.2万人次增长至167万人次,年均增长26%,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由2005年的49位上升至2009年的46位。

图2: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为工程致辞。摄影:通讯员雷金钟、王振东
“十一五”期间,青海民航机场建设更是取得显著成绩,截止“十一五”末,青海省内共有民航运输机场3个,其中西宁曹家堡机场为4D级干线机场,格尔木机场为4D级军民合用机场、玉树机场为4C级支线机场,初步形成了以西宁机场为中心,格尔木、玉树支线机场为两翼的青藏高原区域中心机场的格局。
玉树民用机场是青海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于2007年5月16日开工建设,2009年4月25日全面完工,4月28日、5月7日分别完成非民航专业、民航专业工程预验收;6月6日完成校飞、初步验收,6月18 -20日完成竣工验收、试飞及行业验收工作,2009年8月1日正式竣工通航。建成后的玉树机场对促进玉树当地乃至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在4.14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发挥了应急救援不可替代的作用。玉树机场建设工程以2015年为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75吨需要设计。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3800米,宽45米,航站楼4200平方米,并配套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机场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为提高玉树机场灾后保障能力,中国民用航空局李家祥局长于2010年4月18日视察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工作时指示启动玉树机场新建目视助航灯光系统、站坪及联络道扩建等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参建单位克服工期紧、任务重、气候环境恶劣、建筑材料运输困难、现场供电不稳定等各种困难,高质量、快速度地推进各项工作,工程于7月8日竣工。应急工程的建成不仅使玉树机场具备了全天候通航的能力,同时也使玉树机场停机位数量增加了一倍,进一步提高了玉树机场应急保障能力,为玉树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宁曹家堡机场始建于1985年,1991年12月27日建成投用,至今已有19年历史。通航之初,每周只有2个航班,年旅客吞吐量2万人次,2003年到2005年期间对航站楼和站坪按满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86万人次进行了改扩建。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宁曹家堡机场的业务量迅猛增长,2007 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2.06万人次,提前3年达到设计目标,2009年达到135万人次,2010预计达到170万人次。西宁机场二期是青海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万吨、飞机起降量4.3万架次设计,在距现跑道182.5米处新建一条3800米跑道;将现有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并向西延长800米;新建4.2万平方米航站楼,同时建设相应配套设施。总投资22.2亿,工程于2009年9月份正式开工,2010年3月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各参建单位克服了挖方、填方量大、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不停航施工压力大、有效施工期短等诸多困难,加大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轮班作业、人停机不停的方式,坚持24小时不间断施工,目前飞行区、航站区土方工程基本完成,跑道道槽地基处理全部完成,跑道雏型已显现,其他各单体工程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截至12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8.5219亿元(含征地拆迁),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扩建后的西宁曹家堡机场将开通更多城市甚至国际航班,能满足航空公司更多机型的航班的使用需求,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合作进驻,同时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旅客出行旅游将更加便捷、舒适,对于提高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3: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党委书记巴麻仁欠宣布工程开工。摄影:通讯员雷金钟、王振东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机遇期,是青海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打造“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重要时期,是西部机场集团和青海机场公司推进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海机场公司将以青海省委“四个发展”和民航强国战略为指导,以服务高原旅游名省建设为大局,以加密青海省内机场布局、完善高原区域航线网络、构建青藏高原区域中心机场、打造“一主六辅”争取“一主八辅”的机场布局为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藏区经济发展的、玉树灾后重建、民航强国战略实施、青海省委省政府对航空运输业发展空前支持的历史机遇,坚持集团化管理,坚持企业文化,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航空主战场战略,加快机场建设,加快主业发展,加快管理提升,加快人才培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实现青海民航跨越式发展,再铸辉煌成就。
到2015年,青海机场公司航空主业实现新跨越。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分别达到450万人次、2.4万吨、3.9万架次,年均增长20%、10%、19.1%,其中西宁机场驻场运力超过6架,通航城市超过40个,与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全部通航,航线总数超过45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力争达到420万人次、2.4万吨和3.6万架次,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提升5位。格尔木机场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力争达到8.2万人次、150吨和1050架次。玉树机场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力争达到14万人次、90吨和1800架次。
到2015年,青海机场公司机场建设实现新跨越。为适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带动地区产业资源开发,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改扩建格尔木机场。目前,格尔木机场总规报告已于11月3日上报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审批,同时,委托设计单位正在抓紧进行新增导航设施及助航灯光系统项目飞行程序设计、预可研(代立项)报告编制工作。为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当地企业与外界融合,带动可鲁克湖-托素湖-外星人遗址风景名胜和“那达慕”人文景观等旅游业的发展,新建德令哈4C级支线机场。机场奠基仪式已于12月21日举行,相关资质单位正在抓紧开展该机场工程水土保持报告、地质灾害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报告、环评报告、土地预审等相关工作。为响应中央藏区政策,维护藏区社会稳定,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及抢险救灾需要,推动扎陵湖、鄂陵湖,阿尼玛卿雪山自然景观和以格萨尔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资源德开发,新建大武4C级支线机场。目前,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正与兰空协调,待兰空出具该机场场址相关意见后,将补充后的选址报告上报民航局审批。为加强花土沟石油能源和石棉矿产资源的开发,维护边疆安定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新建花土沟4C级支线机场。目前正在收集相关气象资料。
这是一个铸造辉煌的年代,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和西部机场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青海机场公司全体员工以“恪尽职守、忘我奉献、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精神,以集团企业文化为指引,取得了“十一五”期间高速发展辉煌的成就。这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青海机场公司党委关于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和“十二五”规划为青海机场公司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青海民航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展宏图,用良好的状态和创新的勇气,迎接大机遇、大挑战、大跨越、大发展,为青海“四个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