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列入中央规划内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工通过验收

2013-9-5 16:0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8| 评论: 0

摘要: 本站讯 经过3年积极不懈的努力,内蒙古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内134座病险水库,到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用3年时间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目标 ...
本站讯 经过3年积极不懈的努力,内蒙古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内134座病险水库,到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用3年时间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目标。

《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中,内蒙古共有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其中:大型2座,中型11座,小型121座。按照中央提出的3年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总体要求,内蒙古《专项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从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区各级政府和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3年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内蒙古本次实施的134座病险水库,批复概算总投资12.66亿元,其中:中央7.82亿元、地方4.84亿元。截至目前,到位资金11.84亿元,到位率94%,中央和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地方配套资金到位4.02亿元,到位率83%,其中自治区本级到位2.62亿元、到位率100%,盟市到位0.87亿元、到位率90%,旗县到位0.53亿元,到位率42%。累计完成投资11.53亿元,完成率91%。全面完工的病险水库131座(大型2座、中型10座、小型119座),主体工程完工3座(中型1座、小型2座)。投入使用验收或竣工验收的水库134座,其中竣工验收131座,投入使用验收3座。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自治区水利厅始终把完成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有关要求及会议精神,及时将水利部历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会议精神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向盟市水利局全面传达,切实吃透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制订有力措施,确保任务的完成。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水利厅成立了由戈锋厅长任组长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小组,全区均建立了以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对134座病险水库逐库明确了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责任人,全面落实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章立制,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在病险水库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等制度。根据水利部、发改委及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针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特点,制订了项目法人组建、初步设计审批、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施工图设计、开工管理、设计变更管理、设计代表管理、监理管理等8个相关的配套文件,对于指导、规范全区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举办全区培训班,实行施工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压证制度。四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水利厅先后7次召开了全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专题会议,对进度滞后的水库,厅领导跟踪检查,分管处室蹲点督办。五是积极配合检查、稽察、审计等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及参建单位认真整改,有效地促进了除险加固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先后22次检查、稽察、审计、督导除险加固工作,通过检查、稽察和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各参建单位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工程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

通过近3年的集中治理,全区水库的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工程的防洪能力普遍提高。水库加固后达到了治病的目的,提高了防洪和安全能力,为管理提供了保障,使工程真正发挥了效益。水库除险加固后保护人口28.46万人,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165万亩,年增加灌溉供水量3.92亿m3。水库管理条件和管理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水库的效益得到提高,同时,为管理单位利用自身的水土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后,工程安全问题将得到解决,能够达到脱险摘帽的预期目标,除工程原有功能得到恢复、防洪保安能力大大提高外,有些项目还将增加供水、灌溉、发电、养殖功能,增加一定的收益,对工程运行管理,队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项目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可进一步开发成水库旅游风景区,为周边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度假场所,不仅有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