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新疆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乌鲁木齐:中国老百姓不出十年可能住上绿色建筑

2013-9-5 10:1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0| 评论: 0

摘要: “可能不出十年,中国老百姓可以住上绿色建筑,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广。”昨天下午,十几位绿色建筑领域的领导和专家聚首厦门,为厦门乃至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指路。   “绿色”普及将快于欧美   随着首个国 ...

“可能不出十年,中国老百姓可以住上绿色建筑,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广。”昨天下午,十几位绿色建筑领域的领导和专家聚首厦门,为厦门乃至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指路。

  “绿色”普及将快于欧美

  随着首个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绿色建筑仿佛一束理想之光照进了我国住宅行业的现实。从纸上标准到示范项目,再到普通老百姓都能享受,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普及之路要走多久?

  “二十年太久了,我想十年左右吧,我们的普及速度应该比欧美快。”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处梁俊强处长笑言道,“欧美的绿色建筑理念是个自发演变的过程,更多的是靠市场意识自觉推进。中国虽然在绿色建筑方面是后来者,但我们不会重走欧美国家循序渐进的老路,而是要实现跨越式推进。这也与中国国情相符,就像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我国要从农业经济跃过工业经济跨越到知识经济。”

  他表示,要做到这种跨越就需要政府做最大的推手,而非等待市场自发自觉。“我们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很强,一旦确定了发展绿色建筑,就会加大力度去推广,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绿色建筑得到广泛认可和普及。”

  参与起草绿色建筑“国标”的上海建科院汪维副院长介绍说,目前,绿色建筑已经列人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并联手启动“绿色建筑推动行动计划”,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绿色建筑≠富人建筑

  可自动调节的遮阳布、冬暖夏凉的保温体系、确保一年四季室内空气清新畅通的户式新风系统,咋一算成本都不低。建筑染“绿”不容易,开发商要投人更多建设成本,消费者购买时也要花费更多。短期内,绿色建筑是否只能是富人的专属?

  “绿色建筑当然不等同于富人建筑,中国更不应该有这种误导。”听到这个问题时,与会领导和专家都一口否定。梁处长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贯穿建筑全寿命的意识,可以分不同需求和层次来做,并非都要高科技、高投人,一步到位。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这次也把绿色建筑分了三个星级,对不同星级的要求不同,关键都要有节能意识。

  专家们指出,高档楼盘确实能在绿色建筑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而且能一步做到比较高的星级,创造住宅最佳舒适度。这样的建筑,品质高,价值高,进而价格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消费者如果算大账,就会发现购买绿色建筑投人的成本可以在使用中收回。据厦门金都特房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金连介绍,“蓝湾国际”建设绿色建筑后,初步测算如在整体售价中增加10%左右,一般10年内基本就可以回收。

  从本土实用低耗开始

  参与起草绿色建筑“国标”的深圳建科院叶青院长认为,中国建筑的造价实际上还未达到‘世界水平的40%,在高层住宅方面甚至只有1/3。“我们是在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发展绿色建筑,就不能完全以增加很多造价为代价来做绿色建筑。”

  她建议,一方面要抓高端市场,以城市示范项目为代表,在能够负担得起的造价范围内,采用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不但减少使用资源,而且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抓住占大多数份额的中低市场,走低成本的道路,以减少使用资源为主要策略—即以“低耗”为核心。

  为实现低耗,应该对现状进行分类:对必须要消耗的资源,用高端的新技术和设备材料来应对,这种情况增加的建设成本最大;对于可降低的消耗,需要做精细化的设计;对于浪费的,往往需要改变的是观念。

  “精细化就是要做项目设计的有心人。”她介绍说,比如节能设计时发现定量分析窗墙比超标了,是否不加分析全部都上Low-E玻璃呢?实际上他们可以精细控制到每一层、每一面,南面用了北面不一定要用。再如阳台的减噪作用早已被证实,而且不用增加大量投资,不影响住宅散热,如果能更精确设置阳台栏板高度、底板及吊顶等,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减噪效果。

  “立足本土,以低耗为核心,以低成本的精细化设计为依托,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叶青呼吁说,“做绿色建筑是需要创新精神的,我们要向有创新精神的开发商致敬,更要向为创新精神买单的消费者致敬。只有绿色建筑成为开发商的意识,消费者的认可,并转化为实际购买需求,才能真正为中国百姓构建美好的绿色家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