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拟用3年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将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昨日,在省政协九届二十五次常委会议上,李成玉省长通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明年经济工作初步安排时,透露了这一信息。 李成玉通报明年经济工作安排时指出,近年来我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很差。目前全省大部分农户居住条件亟待改善,36%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县乡道路年久失修,全省农村公路还有2000多座桥梁急需改造建设。 李成玉说,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上,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明年,我省将争取解决200人以上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0万户;实施县乡公路和配套桥梁改造,推动村道联网;开展农村电网新一轮升级改造,完成"盲点村"电网改造任务。 李成玉特别指出,从明年开始,要根据村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手,用3年时间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对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的村,重点搞好统一的垃圾处理、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绿化和环境美化,推动有条件的村庄逐步发展成农村新型社区,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对人均收入在2000元至5000元的村,重点搞好村庄规划,硬化村中道路,绿化村庄周围、庭院和通道;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改灶、改圈、改厕,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要通自来水;拆除村内及周围废弃的旧房,整治闲置宅基地;力争使多数村庄有卫生室、小超市、文化大院等。对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村,要集中资金,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力度,继续实施开发扶贫和搬迁扶贫。目前,全省10430个贫困村已有4000多个完成整村推进扶贫目标,争取到2010年再完成4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任务。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