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山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山西太原市旧建筑多年失修老街巷硕果仅存

2013-9-4 20: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6| 评论: 0

摘要: 据山西商报报道,太原市政府新确定的城建项目规划中,将恢复钟楼街柳巷的传统业态,并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安排提上日程。记者昨天在钟楼街、柳巷采访时发现,不少人感叹:“太原作为2500多年的老城,传统建筑 ...

据山西商报报道,太原市政府新确定的城建项目规划中,将恢复钟楼街柳巷的传统业态,并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安排提上日程。记者昨天在钟楼街、柳巷采访时发现,不少人感叹:“太原作为2500多年的老城,传统建筑确实越来越少了。”

  太原柳巷北路、钟楼街、桥头街一带曾是明清建筑集中、府第豪宅显现地区,随着城市的改造,目前,传统建筑仅剩很少一部分。记者在这里看到,仅存的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靴巷、五魁巷、智家巷。由于民居多年失修,许多明清时期的传统四合院已成危房或倒塌,完整的建筑几乎不见。

  在靴巷,记者恰遇“亨升久”老店后人苏胜君。他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古宅”中,记者看到的这个宅院共有22间房子,圆木顶梁,雕梁画栋。门前标示着“亨升久”旧址牌子,但同时此址被标注为“危房”。据了解,“亨升久”靴店在1898年成立,当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后,慈禧太后西逃,在途经太原时,“亨升久”为随行的御林军提供军靴,由于质量

  上乘,受到慈禧好评,从此“亨升久”靴店名扬天下。目前是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为该处一“宝”。

  与“亨升久”隔墙,充满古味的青砖瓦砾大门上,赫然写着“书业诚旧址”。遗憾的是院落脏乱不堪、垃圾遍地,且高高的砖墙已经出现裂缝。在原本古典的“书业诚”阁楼上,烧蜂窝煤的炉子把墙壁烤得乌黑,两个在此租住的工人正装裱字画,他们告诉记者,房东把这间屋子租出去了。据资料显示,“书业诚”是祁县商人渠仁甫在1915年创办,其前身是乾隆年间山西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房“书业德”。“书业诚”旧址为中西合璧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在这个不大的民居区域里,记者看到还有许多如阁楼的古建筑呈现破败景象。其中,最大的古建筑或许就是“泰山庙”了,目前,“泰山庙”已属柳巷街办的办公地点。由于古建主要用于办公,记录历史的古迹只能在砌在墙中的古碑中找寻,但字迹饱经磨损已不是很清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