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欲建100座岭南建筑精品(图)
土地资源告急,新型城市化建设拿什么做载体?近日,广州市规划局与市国土房管局共同解读了《关于加强规划引领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展示出广州调控城乡发展、配置空间资源的一系列精明计划。文件强调规划引领,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谋民生幸福、求城市特色。 《关于加强规划引领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广州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8平方米,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到16.5平方米,实现“1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据了解,广州将出台《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指引》,弘扬岭南建筑文化。未来或将针对具体建设项目,通过组织专家培训等方式对业主进行设计理念上的指引,引导其尊重并吸取岭南建筑特色。此外对一些大型公共文化项目,会在组织招标工作时提出岭南特色的相关要求。从而促成一批优秀岭南建筑的形成,初步在全市范围内规划打造100座岭南特色现代建筑精品。 用地效益 中心城区严控物流批发项目 广州土地面积在36个省会城市中排倒数第六,如何就有限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提升用地效益?文件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两方面提出了若干“禁止”。 据市规划局副局长郭昊羽介绍,为了对城市各片区实施差异化管制,文件提出中心城区将严格控制大型仓储物流、传统批发项目等各类低效用地项目,禁止各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项目发展,提升用地效益和环境品质。 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黄金锋表示,广州将加大现代产业用地供应规模,同时制定禁止性、限制性项目用地目录和新建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制度,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高、投入产出效益差的项目落地。在产业用地公开出让中也不得设唯一性、排他性条件,强化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能力。 公共服务 南沙新区配优质中小学29所 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文件提出165项具体的民生设施建设措施,涵盖教育、医疗、绿地、环卫、体育等12类,并对各项进行了不同区域的等级、数量和布局控制。 未来新区建设中将贯彻SOD战略(即公共服务导向开发)理念,郭昊羽透露,在南沙滨海新城,2015年前会适度超前地布置三甲医院3所、优质中小学29所、区级以上体育设施2处、商业综合体14处。 公共交通方面,广州致力打造“枢纽城市”和“公交都市”。为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1小时交通网络体系,广州将推进外围北、东、南部3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市内公交拟在2015年实现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2%(核心区达到70%);2015年轨道建设规模也将超过200公里,建成运行超过5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交比例拟达到35%(核心区达到40%)。 规范管理 高速公路用地探索有偿使用 文件透露,对非公益性基础设施包括行政办公、非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将探索有偿使用,也就是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只要具有经营性质,今后在拿地用地上都不再享有“免费午餐”。以高速公路为例,目前收费高速公路用地都是划拨的,但鉴于其经营性质,广州将探索高速公路乃至所有收费道路用地有偿使用。不过,诸如此类的非公益性基础设施范围有多大,目前尚未有具体界定,还有待相关政策研究成熟出台。 同样不再是“免费午餐”的还有地下空间。据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广州已经开始施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但在操作层面仍然需要制定更具体的配套政策,包括规划、交通组织、用地程序等近十个方面。 (责任编辑:水晶)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