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广东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天河区欲将珠村打造成“广东乌镇”(图)

2012-3-12 14: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1| 评论: 0

摘要: 有人说,“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背起背包去远行成为当今不少白领的一种“工作动力”。近日,阳光社区记者获悉,今年乞巧节之前,天河区会对珠村的环境以 ...

有人说,“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背起背包去远行成为当今不少白领的一种“工作动力”。近日,阳光社区记者获悉,今年乞巧节之前,天河区会对珠村的环境以及乞巧节相关“硬件”进行局部整治和提升,将珠村打造成“乌镇式”的岭南生态水乡。童鞋们,访古寻幽,如今又何需山长水远跑到浙江乌镇去呢?珠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天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市民通常以为天河只有高楼大厦,只有商务,传统文化则比较缺失。事实上,天河区也大有传统文化底蕴,比如珠村传统文化、乞巧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有名的,只是缺失挖掘。

据透露,天河区相关部门曾对珠村村貌进行摸查,发现珠村部分古建筑有着珍贵的文物价值,如广东地区唯一的"水浸神社"(目前已经列入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因此,结合珠村的实际情况,天河区计划将珠村打造成"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村庄",让珠村成世界乞巧之乡。这样一来,在天河区,除了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稍微移步,在没有离开市中心的情况下,就可以感受传统真实的岭南水乡,和天河区的商务形成互补。

文物建筑急需规划保护

前日,阳光社区记者走在珠村街头发现,珠村和许多城中村一样,都是“握手楼”的天下,脚下道路泥泞、狭隘,头上只有“一线天”。然而,在这些密如蛛网的狭隘巷子里穿行,不时还可以发现一间间百年老宅、祠堂,仔细一看,其中的不少古建筑还是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里的一些小路仍然是有上百年历史保存完好的麻石路。

在珠村东桥大街附近一条不起眼、泥泞的小巷子里,记者看到了潘文治将军故居,如果没人引路几乎很难找到。“将军故居得尽快保护修葺起来。”记者在小巷子口和多名珠村村民聊天,村民们都希望,这些文物能够尽快得到规划保护。

记者看到,潘文治故居建筑看起来保存完好,但已经被周边的“握手楼”包围,且墙体上缠满电线,显得非常局促。潘文治将军故居是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挂着文物牌匾。而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一旦确定是文物建筑,是需要有一定的纵深来进行保护的。

在村里一个大祠堂“以良潘公祠”正前方,记者看到了一堆堆放整齐老青砖,“这是一栋已经崩塌的古建筑,村民将古砖收集起来,以备以后修复其他的古建筑。”村民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建筑的朽败无可避免。在以良潘公祠后方,这里原本也是一间祠堂,“规模不在以良潘公祠之下”,然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民间艺人谈珠村文化:

希望乞巧节不是“一阵风”

去年乞巧节,民间乞巧艺人、珠村村民老潘身穿唐装,富有大师风范地坐在乞巧苑(珠村一个以乞巧为主题的公园)的一个亭子里,制作乞巧工艺品,老潘身旁的桌子上,摆放着大量乞巧作品,游人们纷纷掏出相机拍照,或者上前询问价格。前日中午时分,阳光社区记者见到了这位民间乞巧艺人老潘,他推着一辆已经略显生锈的单车,缓缓走来,看起来和一名普通的村民无异。

“如果珠村能成为乞巧为主题的旅游景点,那么我将会花大量时间来制作乞巧艺术品,让乞巧手艺一代代传承,而不仅仅是乞巧节来临时,制作些乞巧产品应景。”老潘说。

老潘告诉记者,每年乞巧节,珠村张灯结彩,四海宾客前来,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但乞巧节一过,一切归于平静,感觉乞巧节像风一样一刮而过而已,“村民们觉得很空虚,而且也不见环境发生大改变,久而久之就会丧失热情。”老潘说,珠村是有足够能力来打造乞巧之乡的,“希望能将村里的古建筑和乞巧活动结合起来,打造成系列的景观,让珠村变成一个旅游景点,乞巧活动才有可依托的平台。而且必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对得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而不仅仅是个名声。”

老潘最后说,希望尽快出台相关的文物保护规划,或借助城中村改造的机遇,让珠村蝶变成岭南水乡,因为旧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难度在逐渐增大,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村民有话说

★倡议 “古文物建筑的规划修葺建设必须尽快做,不然会有更多的古建筑成断壁残垣。即便是健在的‘以良潘公祠’,目前也已经需要修旧如旧的修葺。”

★担忧 “虽然希望珠村能打造成一个风景优美的岭南水乡,让乞巧文化发扬光大,但担心这个方案难度较大,因为这需要对整个村进行改造。”

★建议“其实,可以先针对文物建筑出台相关的保护方案,比如拆除周边对文物建筑产生影响的建筑,先将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葺,并打造出一条景观节点路线,让乞巧节也有相关的硬件载体,这样相对容易些。”

珠村知多D

★珠村是天河区东部的一个古村落,有着870年悠久历史,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内有多条河涌,龙舟、乞巧、舞狮富有盛名,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丰富的传统民俗。

★目前,珠村尚有文物建筑44处保存完好,剩下的历史建筑群的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珠村农民协会旧址、海军一条巷、民国海军将领潘文治故居等都在其内。

★200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吸引海外来宾200万人,成为广州的一张文化名片。2011年6月,天河乞巧习俗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过年前,以珠村乞巧习俗为代表的天河区珠吉街入选文化部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悉,这是目前文化部唯一保留下来的“中字头”评审类奖项。

★珠村的乞巧文化已融入当地的小学课堂,培育乞巧传人;此外,珠村还有一座七夕节为主题的公园,珠村乞巧文化广场也已建成。

★珠村交通便利,有专门的BRT公交站,从天河北市中心到珠村只要20分钟车程。

(责任编辑:水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