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北京馆成“变形金刚”展现古都时尚活力

2010-4-22 14: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00| 评论: 0

摘要: 4月1日,本届世博会中唯一整体外形结构可“变脸”的展馆——北京馆如期竣工。在当天的展示中,短短5分多钟时间里,随着80块LED大屏幕在机械臂的带动下不断翻转变化,展馆轮廓也在发生变化,将鸟巢、水立方、天坛、国 ...

4月1日,本届世博会中唯一整体外形结构可“变脸”的展馆——北京馆如期竣工。在当天的展示中,短短5分多钟时间里,随着80块LED大屏幕在机械臂的带动下不断翻转变化,展馆轮廓也在发生变化,将鸟巢、水立方、天坛、国家大剧院等北京最具特色新老地标性建筑的美景带到世博会,寓意着一个多元、开放、快速发展中的魅力首都。

刘志副秘书长,北京青年报记者黄亮摄影

“目前北京馆能够呈现出四种形象,我们还在挖掘它的潜能,预计会有更多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精彩而难忘的印象。”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理念

即使不写“北京”两字,也要一看就是北京的

“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北京参与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刘志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首都发展史上树立了重要里程碑,在总结、继承和发扬奥运经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发展新思路。

刘志说,“借助世博会平台,北京将集中展示首都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的精彩瞬间,近年来首都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显著成就,以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北京馆呈现出两个重点,一是北京是一座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城市,另一个是北京去年成功举办了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

“如何呈现这两个重点?我们选择了北京的两条轴线,南北向的中轴线和东西向的长安街,中轴线代表了北京的古都风貌,长安街则代表了充满活力的现代北京。”刘志说。

在“人文北京”方面,将通过展示老字号、胡同等古都风貌场景,来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北京的交相辉映,展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楷模城市形象。

在“科技北京”方面,将通过北京自主创新、具有北京特点、代表北京水平的高科技产品,让参观者感受到北京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成效。

在“绿色北京”方面,刚进场馆的地面铺设的就是环保透水砖,“北京馆的每一块空间,每一寸地方都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

展馆

亮点一:北京馆整体外形结构可神奇“变脸”

面积600平方米的北京馆外观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可变形的超大LED屏幕,下面是和水立方创意相似的膜状建筑,外围是5个向游客“招手”的福娃。

据了解,在4月1日的竣工仪式上,北京馆进行过短暂的“变脸”展示,呈现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和天坛四张“面孔”。这4张“面孔”的变化最短的要16秒,最长的也只有40多秒,变换一次大约需要5分钟。

在变换过程中,除了炫目的视觉效果,人们还能感受到奥运会时鸟巢燃放烟火的声音、运动员入场和击缶的声音、大剧院传出的音乐、天坛里古老的钟声和韶乐,能欣赏到正在滴水的水立方和在水中游动的鱼儿。刘志表示,这种“变脸”元素是第一次使用,也体现了“科技北京”的理念。

据介绍,北京馆主体钢结构上安装了多根机械移动臂,由这些机械臂“举起”一块块LED显示屏。当北京馆“变脸”时,机械臂连接的LED屏位置发生变化,屏幕上的图像也随之转换,形成各个不同的造型效果。

“变脸”过程中,难点在由鸟巢、国家大剧院的“圆”转化为“方”,而且还要不露痕迹。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样的组合效果,对机械臂和钢结构框架的施工要求非常高,每根钢梁之间的水平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

亮点二:北京馆比最初设计方案节能50%

要让这个面积600平方米的展馆动起来,还压迫面对本届世博会对展馆能耗的硬约束,“必须做到节能,无噪音。”因为这一限制,建设方放弃了用钢结构来制作机械臂,而选择了铝合金结构。

但在最初试验时,由于铝合金的刚性不如钢结构,而每块LED屏重达50公斤,在进行最大距离伸展时,顶端铰链的下沉距离达到了25毫米,超过了10毫米的下沉上限,这几乎让整个“变脸”方案推倒重来。后来,专家们找到了最新的材料注入技术,给铝合金材料注入刚性,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终,130余吨铝合金材料,160台电机,将约140平方米的LED屏举了起来,北京馆终于动起来了。由于采用了最节能的设计方式,最终的成品比设计方案节能近50%。

亮点三:循环放映张艺谋执导影片《北京的声音》

“在北京馆内部的展项设置和空间布局上,我们没有采用从序言到结尾这样的线性叙述方式,而是将600平方米的空间划分为前展区、主展区和后展区三个空间。”刘志说,这突出了“发展”的主线,以此来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在前展区,将通过设置老胡同、老字号和不同年代电视机播放60年来的重大事件意义深远的历史瞬间的电视影像墙,体现北京的过去。胡同外墙上将挂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名牌,而电视影像墙将依次摆放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直至2010年的电视机,每隔“10年”便会有一台当时的电视机放映那个年代的大事件。

在主展区,将通过新颖的展陈技术,设置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精彩瞬间及北京自主研发的在全球和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并播放张艺谋导演的《北京的声音》影片,展现北京的现在。

在主展区展陈内容中,由张艺谋为北京参博量身打造的一部6分钟的短片《北京的声音》是最大亮点。该影片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北京,讲述了一名专业录音师及其助手寻找并收录“北京声音”的故事,影片将通过声音线索来展开北京的城市画面。这部影片约6分钟,将在北京馆内一个可容纳80人的小影院循环放映。

在后展区,将通过设置未来北京形象墙、景观雕塑等文化元素,彰显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蓝图。

亮点四:观众可手持北京奥运会火炬留影

“北京馆还设置了一些观众参与互动的环节。”刘志透露,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火炬将会放置在展馆中,参观者可高举北京奥运火炬摄影留念,回顾奥运火炬传递的精彩瞬间,深刻感悟神圣的奥运精神。

另外,主展区内还设有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绿色制版体验项目,它的制版原理与电子排版系统利用的感光成像技术制版截然不同,利用的是纳米结构的亲油、亲水特性,并加以控制转换的原理,彻底解决了印刷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耗费问题。来北京馆参观的观众启动控制钮就可现场制作环保铝版,体验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活动

“北京活动周”将敲响开场锣

以“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主题的北京活动周将于5月4日至5月8日举行。

据介绍,北京活动周期间的内容包括启动仪式、花车巡游展、庆典广场文艺演出《魅力北京》、宝钢大舞台文艺演出《魅力北京》等。在“传习区”非遗展示区,将搭建北京胡同和茶馆场景,让观众欣赏到空竹、中幡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累了还可以歇歇脚,喝喝茶,体验一下京味文化氛围。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北京将展示国奥村项目。据了解,该展区完全是利用奥运赛后场馆改造产生的建筑废料搭建,即使是看起来很像水磨青砖的地面,也是用各种废渣铸模压制而成的。除此以外,国奥村还集中展示了“光能、热能、冷能、风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以及各种生态建筑高新技术。在展区内,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智能控制系统等参与性活动,体验低碳家居的生活方式,感受心目中宜居的绿色家园。

在展区外,北京还将举办“魅力首都”经济推介会,对北京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未来的发展机遇进行推介,届时,北京CBD、丽泽商务区、金融界、通州新城等重点区域的负责人会现场介绍北京今后的发展重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