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馆之欧洲馆
欧洲参展国(47): 德国国家馆效果图 德国国家馆效果图 德国国家馆效果图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们越踊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而让城市充满活力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团结。 芬兰展馆建筑设计征集比赛于2008 年5月在芬兰全国范围内展开,收到参赛作品共计104 件。比赛结果已于10 月6日在赫尔辛基公布:“冰壶”最终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芬兰馆效果图 芬兰国家馆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冰壶”。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微型的芬兰及其整 个社会的风貌。展馆的设计灵感来自芬兰的海岛礁石、碧波倒影、天空剪影,甚至还有芬兰原始森林的树木所散发的独特清香。这些自然的元素在设计师的雕琢后,使“冰壶”成为一处宁静的港湾。漫步其间的人们,都得以暂时脱离都市生活的喧嚣和疲惫,任凭自由的思想和观点在这里碰撞、交流和融合。 “冰壶”的设计也体现了许多新型的环保理念。墙壁和顶部的开口促进了自然通风;新型轻质墙面、独特的窗户结构都减少了日照引发的热强度;房顶种上植物则用来均衡热负荷。芬兰馆营造了一种“美好生活”的愿景,自由、创造、创新、社区精神、健康与自然。这些美好元素的完美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美好生活发展蓝图的平台。 在上海世博会上,爱尔兰国家馆将着重展现其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08 年10月21 日,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公布展馆方案。在上海世博会上,爱尔兰国家馆将着重展现其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爱尔兰国家馆效果图 爱尔兰国家馆效果图 爱尔兰国家馆由5 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并通过倾斜的过道相连,展现爱尔兰不同时代国家和城市的生活特色。进入展馆,参观者们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参观者们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以及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参观者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爱尔兰城市的变迁。通过历史的长廊,参观者们能看到爱尔兰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以及爱尔兰人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丹麦馆效果图 丹麦馆效果图
取名为“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的丹麦馆将由两个环形轨道分成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一个连贯性的平台将会把它们连接起来。那位来自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小公主”,近百年来都未离开过哥本哈根港口,但在2010 年,她会“出访”中国,来到这个平台,成为童话乐园最美丽的中心。 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来自于财富,童话中的自然与和谐才是快乐的真正本源,这或许就是童话乐园想告诉每一个参观者的吧。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挪威将在世博浦东园区C 片区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自建馆。展馆将由15 棵巨大的“树”构成,模型树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并可在展后再利用,充分体现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挪威馆外部效果图 挪威馆内部效果图 挪威国家馆油15 棵巨大的“树”构成,“树”来源于木头和竹子,太阳能和雨水是它的运作动力,大自然赋予了挪威一个美丽的展馆。独特的建筑材料、各种环保理念和节能技术的运用,是挪威馆的一大亮点,它丰富的展示内容一定会让参观者流连忘返,或者还会迫不及待的想试上一试。挪威在发展城市的进程中,一直致力于对大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并且在积极保护环境方面也所做出过很多重要贡献。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以及挪威人民的美好城市生活,都将通过上海世博会的平台,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经验。 2007 年11月16 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展馆建筑设计方案公布。
17 幢造型独特的房子勾勒出一条呈8 字形的“快乐街”,每一幢房子都采用了不同类 型的装饰,展示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从远处看,“快乐街”就宛若一条穿悬而过的过山车;夜晚,变换多姿的灯光效果又会将它映衬得如梦如幻,一定会不同兴趣、不同品位的参观者驻足游玩。这条快乐美丽的街道由荷兰设计师,约翰•考美林设计创造。“快乐街”其实是一个理想化的城市。它还把生活区、工作区和工业区进行了划分,体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规划。 瑞典馆效果图 瑞典展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城市与乡村生活的互动。整个展馆的建筑式样采用传统的城市建筑,由四个相互链接的建筑物组成。建筑外型还将突出展示,木材是如何应用于现代建筑领域,以及如何选用适当的材料来实现节能效果的内容。“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馆的三个主题词,具体展示了瑞典面对挑战时采取的解决方案,展现瑞典提高城市环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术环境下,加强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内容。每位参观者都可以在瑞典展馆中,兴趣盎然地体验到瑞典的文化、社会精神、工程技术、传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最重要的创新精神。 “脑细胞”结构是比利时馆的整体设计理念,“脑细胞”能表现出比利时“欧洲首都”的独特地位,同时它能够引起参观者的好奇,让他们饶有兴致地探索比利时丰富的文化形式和内涵。“脑细胞”也寓意着比利时作为欧洲三大传统文化——拉丁、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汇聚地和交汇点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脑细胞”的灯光与色彩变幻将自然地融入上海的夜景中。 展馆的一面外墙将采用透明的玻璃材料,另三面将采用延展的金属板形成封闭幕墙,展馆不仅是欧洲厅、比利时厅及其各共同体和地区展厅的所在地,更提供各类社交和会晤场所,包括餐厅、酒吧和贵宾中心,展板将悬在滑轨上,在展厅内移动,表现馆中所展示的不同地区,塑造比利时对外开放的形象和态度和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展馆内部呈现一种广场氛围,没有内外界线,表现比利时人“懂得享受生活”的理念。 建筑的外部设计彰显比利时人所特有的务实和严谨的精神。巨大的顶棚将撑起一片与室外完全联通的公共空间,其设计灵活新颖,又兼顾挡风遮雨的实用性,在公共广场将种植树木,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一块舒适的聚居地,在这里举办一系列广场活动。 比利时以巧克力和钻石闻名于世,世博会期间,顶级钻石展将亮相比利时馆,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钻石设计师们将带来他们的作品,其中更包括了十几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两国的时尚模特也将登场助兴。 比利时馆将复制一个梦幻般的“巧克力工厂”,在工厂中,参观者能看到巧克力的制作过程,甚至能免费品尝比利时巧克力,一些巧克力将被做成上海地标建筑如东方明珠的形状。比利时馆每天下午将举行抽奖活动,就欧洲和比利时概况问答比赛的优胜者进行抽奖,每天将有一名幸运儿赢得去比利时旅游的机会,而每周也将举行一场类似活动,优胜者有机会赢得比利时出产的钻石。 9、西班牙国家馆 2007 年11月13 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西班牙馆全景 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 西班牙馆的展示主题为“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由“从自然到城市”、“从我们父母的城市到现在”、“从我们现在的城市到我们下一代的城市”三大空间组成。展示从远古时期的野蛮和文明到现在的变化,再到畅想未来。西班牙馆设有能容纳300人同时用餐的西班牙餐厅,提供最地道的西班牙美食。纪念品商店、多功能剧院、商务中心也是展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的文化艺术节目也是西班牙馆的展示重点。世博会期间,西班牙馆将为上海带来最知名的西班牙艺术家,包括歌剧、弗拉门戈、舞蹈、音乐等等,展示一个最真实的西班牙。 卢森堡馆规划效果图 卢森堡馆规划效果图 卢森堡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并把中世纪的塔楼包围其中。考虑到参观者的舒适,这座壁垒设计了众多出入口,可以不需排队等待,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停留、参观。开放的翼楼上,有为孩子们设计的游戏娱乐场。 在中文中,“卢森堡”其实就是“森林和堡垒”,受到了中文翻译的启发,设计师们设想出了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而整个卢森堡展馆也被比喻成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式森林。 作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尽管只有约13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不过卢森堡展馆把“亦小亦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参观者们可以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的腌肉和啤酒,一边体会卢森堡人民的智慧和创新。 11、意大利国家馆 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意大利国家馆由20 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 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 意大利国家馆效果图(夜景) 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上海的弄堂游戏中,有一种“游戏棒”,它们被随意撒出,会形成不同的组合。设计师从这个游戏中受到启发,用20 个可任意组合的功能模块组合出了取名为“人之馆”的意大 20 个功能模块代表了意大利20 个大区,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散布在展馆内部的水和自然光,共同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原本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在“人之城”内被重新展示,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意大利国家馆效果图(夜景) “人之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它还将采用了一种最新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这种加入了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展馆内部类似“刀锋”的设计除了能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还能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 2007 年9 月21 日,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建筑外部6 万多个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每一个触须都包含着一个LED 发光二极管,帮助触须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营造夜晚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 英国国家馆效果图 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因此,英国馆在世博会开展的6 个月中,不再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展馆,工作人员将随时收集参观者的想法和意见,调整展馆的展示内容和活动,并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参观者们的面前。每天猜测英国馆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也将成为一种乐趣和独特的风景。在开工典礼上,两根银杏树被种植在英国馆旁,银杏是生命力和耐力的象征,也体现了英国的参展主题,成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法国国家馆效果图 法国国家馆效果图 14、俄罗斯国家馆 上海世博会俄罗斯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俄罗斯馆夜间效果图 15、奥地利国家馆 奥地利馆选择了和谐的城乡互动关系为展示主题,并取用众多中国元素,展馆外立面将采用中国瓷作贴面。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展馆模型 跨越自然之旅 沿着展馆内的爬坡向上,参观者将渐渐远离城市,开始体验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崇山峻岭、冰雪覆盖、气温低至零点;耳边是积雪的摩擦声、冰川的断裂声和寒风的呼啸声;参观者们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在三分之二国土被东阿尔卑斯山脉所覆盖的奥地利,参观者可以体验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样也可以亲临电闪雷鸣的雪崩。针叶树、阔叶树、莓子、蘑菇散发出香气;树叶的沙沙声、各种飞禽如歌般的鸣唱;走兽偶尔发出的低吼;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奥地利这片雪山环抱、绿意盈怀的土地,有47.2%的国土被森林覆盖。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树叶由于四季更迭而产生的色彩变化,不远处会有一只胆怯惊慌的小鹿,或许一只调皮的虚拟小松鼠会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气味。穿过丛林茂密的山丘,参观者们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丰富的湖泊资源、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奥地利的水不但清澈甜美,更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戏水游乐,还将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展馆模型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园——城市。草地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们喝着来自雪山的清泉、在维也纳的森林边郊游野炊、在多瑙河中游泳嬉戏,这惬意的城市生活是奥地利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写照。 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城市里欢迎参观者,城市交通随着华尔兹的节拍起舞,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交相辉映,展示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展厅也将是奥地利的大舞台,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各种美轮美奂的奥地利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波兰馆效果图 这座将产生丰富视觉体验的建筑物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当黄昏降临,变换色泽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它还具有多个表面,一方面构成折叠的“剪纸板”,另一方面又构成有趣的几何形状的内表,空间灵活,可以创造性地分割成不同部分,为展览、音乐会和其它内部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场地。 瑞士馆俯瞰图 瑞士馆的外墙是互动型智能帷幕,帷幕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并以LED 灯的形式将其利用。帷幕可以与展馆周围的能量,如太阳能或照相机闪光灯产生的光能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种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太阳能电池板都将做成瑞士地图的形状,使整个馆体裹上“瑞士”幕墙。 上海世博会瑞士馆将包含城市元素和自然空间等部分。参观者在城市展区中将沿着坡道经过三维观景仪,了解瑞士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们还将看到15 块真人大小的屏幕,15名瑞士人将以阿尔卑斯山为背景,“现身说法”,畅谈对未来的展望、希望和梦想,表达他们对个人在保护大自然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的看法。 展区坡道最高处的中庭将矗立一块高达10 米的巨型屏幕,参观者可在此观看循环播放的瑞士IMAX 巨幕电影《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片段。影片中,镜头缓缓扫过山脊峭壁,再现遍布瑞士境内绵延不断的阿尔卑斯山脉风景。除了展示瑞士迷人的高山风光之外,影片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环境严酷的一面,揭示出个体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寓意。这一展区还将包括一个多功能舞台、一家商店和一个餐厅。 2008 年1 月23 日上午,捷克政府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世博大厦正式签署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 捷克展馆效果图 捷克展馆的外观将体现捷克首都及历史中心布拉格的风貌,外墙为白色,表面覆盖由硬橡胶制成的冰球。捷克多次在国际重大冰球项目比赛中获胜,而冰球也是捷克重要的出口商品,捷克希望通过冰球体现该国的特色。捷克将在世博园区的C 片区使用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租赁馆进行展示。 在捷克展馆内,参观者将感受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的漂浮流动的城市景观,他们可以在松软的草坪上行走,也会看到鳞次栉比的街道。同时,捷克馆也将展示该国的文化,并通过影片形式讲述捷克人民的生活。 捷克馆将带给参观者美妙的体验,他们将在这一空间感受虚拟城市,在互动的城市中创造神奇,发现城市的魅力。捷克展馆通过“文明果实”的形式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历史城区,又结合了21 世纪城市设计。 罗马尼亚于2008 年9月签署了参展合同,承诺在今年2 月前落实罗设计和建设方案。 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罗马尼亚馆效果图 基于当今城市文明面临的诸多挑战,罗马尼亚国家馆将反映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罗马尼亚致力于更美好生活的智慧。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