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同时请出陈设论坛的几位嘉宾。下面有请玄武设计, Taipei / 丹凤建筑, Shanghai,主持建筑师黄书恒先生,杭州广飞室内装饰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叶飞先生,来自厦门的陈方晓设计师事务所创作总监陈方晓,荣安地产副总经理蓝冬海先生,上海大研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持人欧阳辉。请上台。 这个互动论坛地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大家也有非常多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我们无所谓谁是主持人,大家相互提问,先请叶飞老师开场。

(图 叶飞)
叶飞(杭州广飞室内装饰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感谢大家,谈不上更多的,只想说几句分享,刚才黄老师讲得非常精彩,我下面听着深受启发,他从中西方谈起,中外结合得非常好。我们今天跟大家讲一些分享的感受,过后大家可以随意提问,大家就像聊天一样,不必分台上台下。其实我们今天看到有设计师,有专门做产品的供应商。我觉得大家应该来共同探讨,把陈设做得更好,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本身陈设也是一个很清新的一个行业,也刚刚开始。作为我们,我们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陈设,陈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我想如果我做陈设,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没有利益干吗做陈设。这个是第一块。那我讲利益,比如蓝总是我们的业主,他为了要做陈设,黄老师要做陈设,他为什么要做。他可能帮我解决的是情感表达,比如我请他做陈设,我要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是想要做成很有钱的,很有文化的还是很有品位的,这个才是我做陈设的根本目的性。如果把陈设做得更好,不光我得到利益,业主也要得到满足。这个是我对陈设的一些感受。 黄书恒:非常谢谢叶兄,在论坛开始之前,我跟叶兄做了一个交流,本次论坛大家不同的嘉宾都在不同的位置,我希望这个部分可以激发一些新的想法、创意。蓝总是属于开发商、业主方,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然这个父母待会会有一些特别的问题,希望知道业主方对于广大的设计师来讲,有一些什么样的期望,什么样的一些作品,什么样的一些风格,是比较受市场欢迎的。也很幸运,刚好这三位,非常有名的设计大师,都有各自的背景,叶兄不用讲了,他是在杂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刚好我们可以恰巧跟欧阳兄,是不是也可以分享一下两地的业主有什么样的不同的需求和特性。陈方晓,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今年在杂志上看到他为国争光,获得了一个国际奖项IF大奖,证明了中国的设计师进步是逐渐逐渐占据到世界的一个舞台。我想是不是把第一个问题丢给蓝总。 叶飞:我先补充一下,当初黄先生从台湾过来,我说我们大陆今后发展的历程跟台湾比,肯定未来不会偏差到哪里去的。第二个,陈方晓,得了两个IF大奖。这个就是讲我们的作品怎么被社会带来更多的效应。至于欧阳先生,他把九龙仓,做大面积的精装房,他代表客户很大的取向。蓝冬海先生,他去年做了一个楼盘,二十万的精装修,交付的时候,基本上投诉率控制在个位数。而且在去年的房地产行情之下,他们是在浙江地区唯一没有做到投诉的。他们把投诉控制得非常好,他就代表了很大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说二十万房,有上千户的业主,他们是怎么来看待陈设的,他们怎么看待精装修的,我觉得应该是得到了很多的设计师,很多的陈设供应商,你们应该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为大家今后的发展带来好处,我觉得大家可以随时问一些问题。

(图 陈方晓)
陈方晓(陈方晓设计师事务所创作总监):我是觉得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现在在做的室内设计,或者叫装修设计,我们实际上一直在设计一个空间理念的问题,如果把时间拉得更远,拉得18世纪之前,在欧洲,它建筑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它一个桌子一个椅子,一个凳子,我们现在反过来,任何这些东西做完了,家具没有做,也就是空间里面核心的东西没有做,做了四面墙,这个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认为一个空间里面功能性很重要,每一个道具很重要,所以我之间有开一个陈设公司,后来我觉得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是对设计的倒退,如果把陈设跟室内设计分开来,这样很糟糕。我经常见到国内很多城市里面的案子,甲方把陈设放进去,这个是对设计师的不尊重。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其实应该考虑到所有的细节,也许我要用这么一个沙发,我是不是要先了解它,它的设计它的尺寸,如果都了解清楚了,那在我的设计里面可以用。所以我想,我公司是这样做的。我之前的陈设公司,我叫他们这个公司不要再做,把所有的陈设合到我们公司的方案部。大家一起做,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一起做。而不能做完了,我施工的时候陈设再配进来,所以我们公司做得比较辛苦,每一个家具我们自己先建模型,每一个家具要自己考虑尺寸。两个动作我们同时在进行。这样我们慢慢的往下走,可能会做一些东西,符合我们的要求,也符合甲方的要求,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件好事。所以我跳出来说,不要把陈设跟设计分得很开,以后最好没有陈设最好。 黄书恒:他讲这番话,我自己是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公司的软装环节是并在设计环节。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要并在一起。我就请蓝总来说说看,从你们业主的观点,你们倾向于室内设计师完成的风格是延续的设计或者是你们希望在室内设计专业做完了之后,你们找另外一个软装的公司来做一些陈设装置?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为什么呢?这个想法是因为预算的原因还是因为时间等等?

(图 蓝冬海)
蓝冬海: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第一个,黄老师,我实际上应该跟你一样,实际不是业主方,真正的业主方是真正的小业主。因为我们实际上是设计、施工等等工作的整合方,我是这么理解的,真正的业主是小业主,第二个,因为我做了精装修楼盘,我管设计管施工,管售后服务,实际上我管了好几年,也管了好几个楼盘,特别是我跟叶老师配合的,我们去年刚刚交付的一个项目,有一个二十几万平方米,基本上到今年上个月,基本上销售完毕,房子基本上交完。这个项目我跟叶老师配合,实际上从建筑开始一直配合到售完为止。我这个楼盘得出的经验,实际上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我坚决陈设要为设计服务。第二个,设计包括陈设,最好在我们定位之前,马上跟我们设计师和房产开发商配合着做。第三个,刚才海德的陈设公司,我觉得这样的公司陈列,实际上对于我们房产商来说是提供一个平台,实际上对于我们做好产品,实际上是很好的一个支援。 我觉得设计基础上,由我们设计师跟房产商共同努力。 黄书恒:在您的经验里面,设计师照他的理想设计出来的风格,市场怎么接受。因为总的来讲,我们希望把房子卖掉。这里面包含除了精装修,需要选择现代风格,或者是中式的风格,或者是西式的风格,但是施工对于一般的普罗大众来讲,需求都不一样。基本上有一个大致的趋势,特别由于中国,慢慢经济越来越强大的关系,慢慢回到世界的中心。世界各国的设计师都想办法来到这里获得一席之地。通过这样子各国的高手,争相进入这样一个市场,是不是也产生一个变化,就是中国消费者的品位,是不是因为这样子的关系而做了一些什么样程度的改变?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面对整个消费者的品位跟喜好,我们是应该去迎合他呢?甚至是说我们应该教育他,告诉他什么样的东西是更好更适合你的? 蓝冬海(荣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认为我们自己的房产公司,在市场上的定位,你是不是你的产品,你的企业的品牌,是不是能引领这个市场,还是这个是小的企业,你这个企业是在当地能引领市场的话,我认为这个产品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做。如果你这个企业是小企业,不能引领这个市场,那还是要跟着人家做。人家是现代的,你就做现代的,人家做新古典你就做新古典。还是要老老实实,比如我们原来做的,没有这么大,只有五万方,我们还是跟着人家做的。我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根欧阳老师说,我设计管理,都是跟着人家做。后来我们在宁波做了一个最顶级的住宅,现在售价也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楼盘我跟叶老师受了很多琢磨,我们去北京去上海学习。我是这么人为的。 黄书恒:从业主的角度,我们希望追求一定的获益的前提之下,能够为社会注入更多的创造。能够去提供在整个中国或者未来新东方的文艺复兴,有自身的创意。

(图 欧阳辉)
黄书恒: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欧阳老师。创始人原来是在台北有家公司,几年前成立的一个品牌,大研品牌,由欧阳老师领军,现在营业的规模似乎超越了台北那家公司。您有什么经验呢? 欧阳辉(上海大研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持人):实际上我们是这样,当时我们成立大研的时候,大研比较现代,设计量很强,但是市场接受度还是比较小的。实际上我们主要还是在做开发商,做开发商实际上是做一个产品的包装。房产的包装,我们国内比较崇尚。之后对市场研究之后,我们就成立了大研,在07年成立,实际上我觉得可能这个市场,我把风向找对,就是找这个市场化的东西。但是我在做市场化的同时,我还是有一定的要是跟追求的,但是这两步一起走之后,慢慢的发现软装陈设这一块,是有很大的潜力,软装的出彩会加分。这样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我们在后续做软装这几年,通过这些软装手段再去弥补硬装,这样的话,我们做出来的作品,是市场比较欢迎的。慢慢的我们项目越来越多。像中海,它是国内最大的房产企业,我做它很多的项目。比如九龙仓是我们做的。实际上我们做这些东西我跟他们沟通,硬装我要做,就要做软装。软装不要我做,那对不起,都请找别人做。其实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好的设计,不光是好的硬装设计、灯光设计、空间设计。我们公司通常在做软装方案的时候,是规定说我们提案的时候就介入进去。实际上还有一个就是软硬装之间的沟通,我们要知道业主想要什么。我们有什么东西给业主,去引导他,给他最好的东西。还有的就是我们在做这个软装平台,同时我们自己也成立一个采购中心,这个采购中心实际上是在找这个平台。其实软装的效果和这个采购平台有直接的关系,第一个成本控制,第二个采购渠道,第二个市场很多,因为大家都在用,你是不是要找别人没有的。我们这个空间应该怎么样出彩,和我们的主体性的东西,相关的东西,我们怎么去寻找。实际这个是一个整个的设计过程,我们可能会比较注重一个空间它的一个整体协调。还有一个站在开发商角度来讲,我们做精装修,我们做构图风格,精装修公寓或者是大平层公寓。它都穿制服,就通过软装把它营造成不同的空间。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这个是我们开发商在做市场的选择。 黄书恒:刚刚提到一点,就是蛮关键的一个部分,你提到为了维持设计的品质,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就跟开发商跟你的业主说,你要找我做硬装,就得找我做软装,要不然我不做。 欧阳辉:对的。
黄书恒:但是过程当中,你们怎么控制,因为有的开发商会反悔。或者当中怎么样做沟通的机制。比如你做出来跟我看到的照片不太一样。因为一个设计的前提方面,效果是怎么样的。基本上是用一些示意的方式。这样你们怎么做? 陈方晓:我可能比较累一点,我就画进去。比如我要做一些布,我有一千多平米的布,我有的东西就做进去。业主看到了就很感动。我帮你做,细节的调配这个是允许的,总价是讲死了。比如四千块还是三千五,还是三千。他定了一条线,实际上业主很聪明的,硬装三千,软装两千,他定下来之后,最后并不是软装可调换。所有的在一开始就指定了。这个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我不可能把它拆开来的。所以我刚才说了,陈设非常重要,实际上我在我心目当中,我认为我是一个陈设师,我认为陈设师是最厉害的设计师。我看到你的设计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你自己做的。所以陈设这个东西在一开始就产生了,而不是后面可以随便的去抓。因为我刚刚讲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刚刚做了一个案子,在三亚的,精装的一个案子,我的业主找了全中国最好的一家陈设公司,是上海的,这家公司做的陈设非常好的。但是他把这个陈设做到我的设计里面,然后业主看到了,把它全部搬走。为什么呢?因为上海这家陈设公司做好了之后,给人看起来这个空间非常热。我们希望做到最好的。现在就是要找一个平台,就像饰博会这样平台。然后用到小业主身上去。我一直在呼吁我们的企业,是不是可以坐下来跟室内设计师一起聊一聊,今年的建筑在全球的走向,我们企业的走向。如果有这样一个走向,室内设计师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思考,我们以后空间是走这条线的,以后就出符合这个条线的空间。是不是我们应该多呼吁,多一些这样的工作,为我们以后的陈设、室内设计这件事情做一些贡献。 黄书恒:其实整个社会的资源并不充沛。举例来讲,一般家装的案子来讲,比较容易在家具店或者是家私店找到适合的尺度的东西。所以我希望海德·饰博会可以看到令人欣喜的新款式或者是大尺度的设计。这个也是我个人在整个设计的时候常常遇到的难题。也就是说我与大家感同身受。有的空间里面比较有张力的空间,特别是比较挑高的空间,超过三米的空间,如果没有在设计开始把陈设考虑进去,等到你设计好了之后,再考虑陈设,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设计。 叶飞:我同意你的讲法。比如你们看到很多的很大牌的比如GUCCI,但是不用一个礼拜,你就可以在ZARA可以看到它的设计,所以我们要看到一些设计,它的思路来自设计师的样板房的推广。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是大面积装修之后,比如作为一个小业主,他更喜欢陈设,因为买家具满足功能谁都会买。他是想体现他的气质他向往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师应该要做的就是陈设公司跟设计师合作好,做出产品,使大众能买得起的。 黄书恒:这个想法是令人钦佩的,但是我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呢? 也就是说,一般类型的一个案件来说,我们尽量会找一些坊间找得到的工艺,但是近期我们遇到了一些很特殊的业主,比如说他说你尽情的发挥,当遇到这样的业主,有时候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怎么打造出这个空间应该有的奢华感。所以在进去,我们发现,在最精致或者是最典型的案子里面,艺术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希望有对这方面的支持。另问欧阳兄,能不能在这个部分跟我们分享一下? 欧阳辉:其实一些艺术品收藏,然后陈设设计当中,有时候也有机会也有机缘。往往我们会做一些高端的客户,他有这方面的爱好,我们在做这个空间的时候,用他现有的艺术品,或者我们为把找这个空间合适的艺术品来放在这个空间。往往还有一些业主高端客户,他有这个资金实力,我们也可以推荐一些艺术品,或者从低端的开始推荐,再到高端的。然后再根据他个人的一些爱好。因为除了做陈设之外,他的收藏,也算是一个投资。往往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可能一些业主,他也能接受。有一点我们讲,跟艺术品,目前在国内国际上的地位,包括它的价值。这方面的陈设,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给他补一些专业的知识。这样业主也能接受。 黄书恒: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时间快要接近尾声了,我想最后利用短短的时间,大家来用一句话来作为今天论坛的祝语。 叶飞:我还是希望你们做老百姓都买得起的适合自己的一个陈设产品。 陈方晓:我做了二十年的室内设计,也做了二十年的陈设设计,我认为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陈设师。所以我想把我对陈设的感受总结成一句话,陈设是形而上的陈设是抽象的,如果理解这句话,可能做起来比较轻松。 蓝冬海:我认为陈设,我希望以后像海德·饰博会这个平台和设计,作为我们房产的大业主,通过三方以后形成能做好一个完美的产品,不要脱节。 欧阳辉:我认为陈设设计,它也是表达我们设计师或者是个人生活的一个方式,还有生活物质上的追求。 黄书恒:最后我想今天停了各位嘉宾的一些不同的见解,我自己感觉也获益良多,我个人认为陈设是设计的一环,只是这个环节以往并没有特别被注意到。我认为设计并没有便捷,好的设计师要懂建筑要懂室内,要懂得家庭,要懂得配窗帘,这个实际上是造就了一个完整展示的环境。只是因为人在早期,还没有那么富裕的时期,我们只是碰到的基础的柴米油盐一些基础的东西。但是因为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对生活优更大的想象力。我们也借这个机会期许,能够让设计师发挥独立自主的创意跟思考,然后把软装设计当作完整设计的一环。借着这个环节的串联跟执行,让整个设计变成有别于语言的沟通,它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传递。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各位嘉宾,请摄影师帮我们拍个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