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把权力关进办公的“笼子”

2013-8-30 14:2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1| 评论: 0

简介:7月23日,习近平湖北考察时称赞,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宏、很宽敞。他说,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7月23日,习近平湖北考察时称赞,“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宏、很宽敞。他说,“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雷厉风行,立刻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提出,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同时,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准配置的应予以清理并腾退。

改革开放迄今,豪华楼堂馆所风气屡禁不止,从经济动因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金库衍生的问题,改革初期沿海地区财政盈余巨大,小金库现象非常严重,这些钱的去留成了烫手山芋,地方政府纷纷用于建设豪华办公场所;另一种是为土地财政所驱动,借土地生钱,或者土地置换,成为地方政府再度大兴土木的经济肇因。

但经济动因只能解释表面现象,骨子里,还是权力欲望作祟。建筑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物理产物,政治的隐喻,权力的彰显,个性的张扬,无不在房子中得到体现。

清华大学研究建筑的方晓风教授曾如此阐述政府建筑和权力表达之间的关系,“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成为主流之前,几乎所有的政府建筑都在追求对权力的表达,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建筑总是盛气凌人,并不欢迎大家靠近,甚至希望慑于其威势而自动屈膝。”

都可能成为政绩工程,为什么偏偏热衷豪华办公场所,而不是为市民服务的公共建筑呢?正是因为地方官员崇拜权力,从而借助建筑表达权力欲望的驱动后果。

现代社会的文明性之一,就体现在人类逐渐形成共识,权力应当受到制约,在建筑领域的权力表达也不例外。商业大楼可以成为地标,公共建筑可以成为地标,历史古迹可以成为地标,唯独政府办公大楼不应该成为奢华享受和霸权象征的地标。

客观来讲,像贵州等西部地区,相当部分基层政府办公环境是很艰苦的,这种局促窘迫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形成巨大的反差。比如没有前文所述改革初期消化小金库的经济动因,而新一波土地财政恶果在西部基层也表现较轻。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对西部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它减少了因奢华办公场地引起的官民对立情绪,也更有利于传递为民众艰苦奋斗的传统形象,从矮小建筑体量和朴素自然的风格上表达权力的谦卑。

今年1月22日,习近平就反腐表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同样,为了抑制官员对豪华办公场地的权力崇拜,把权力关进空间的笼子里,也是非常必要的宣示方式。更小的官衙,更朴素的官衙,也是对权力的制约。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