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将闽南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近日,闽台戏神田都元帅雷海青信仰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闽南各地的专家学者一起交流了对这位戏神出生地的考证、信仰的起源背景,以及其在台湾和海外华侨华人中传播的研究。
“田都元帅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时的宫廷乐师雷海青,安禄山叛军攻下长安,威迫乐工艺人为其奏乐取乐,雷海青不从,遭杀害,而后成神。”参加昨日研讨会的晋江地方史专家粘良图认为,雷海青信仰的缘起应在南戏兴盛的宋代,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发达,经济相当繁荣,戏剧也领闽地之先。
明清时代,闽南大批移民到台湾,也将田都元帅神祇带入台湾,成为台湾的一位戏神和地方当境的保护神。如今,田都元帅信仰仍然十分广泛,是闽台地区一位主要的神祇,可以说每个戏班剧团都有崇祀戏神雷海青。
据统计,泉州所属各县市奉祀田都元帅的庙宇达800余处,泉州城区奉祀或附祀田都元帅的宫庙达97座,超过关帝、妈祖、吴真人等着名神祇,名列第一。东山县博物馆原馆长孙英龙提出,在台湾编的《台湾寺、庙、宫、坛、观通讯录》里,就登记有200多座宫庙供奉田都元帅,这些庙宇都共同认定南安坑口宫庙为主庙,并进行寻根认祖的联系活动。
读者小陈告诉记者,通过报道,他对闽南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觉得,闽南建筑体现了闽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智慧,比如闽南的红砖房,美观大方,还有各类宗教建筑,充分体现了闽南传统文化特点。他希望这些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能好好传承下去,不要让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
网友识明智审说,“古时候中国百姓的智慧真是厉害。闽南的建筑,春暖夏凉,还能及时排水,非常适合亚热带雨林气候。布局又与北京四合院类似,温馨团圆,界限分明,有大房大厅边房边厅,大家按家族地位高低居住。家族人口多了,还可增建"后落",这又有别于四合院。而闽南特色雕刻的陶制和剪粘、蛎壳红砖石头木梁,造就了既对称严整又不失华丽活泼的建筑风格。”
征集令
下期,我们讨论的话题将是闽南饮食文化:端午吃肉粽、中秋吃月饼、春节吃甜粿……所谓民以食为天,不少出洋的华侨华人将饮食文化也带到了异国他乡。有时,他们不远万里回国,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记忆里舌尖上家乡的味道。如果您钟爱闽南饮食,如果您对闽南饮食文化有自己的想法,欢迎@晋江经济报,与我们一同分享。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