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何为建筑的崇高性?
@建筑专题V王曦:如果我们承认建筑的最高形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到达,那么建筑就将更加接近纯艺术,因为纯艺术是表现那种不可视的事物,即通过造型,具象或者抽象,给人一种暗示。建筑中这种暗示,而不是说教,所呈现的神秘性,正是其与伟大的艺术品所具有的同一特征。那么,究竟有多少建筑师能够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又该如何才能做出崇高的建筑?
@建筑达人:20世纪只有很少的建筑师能达到这种最高的境界——崇高,建筑巨匠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就是这极少中的一位。密斯是一位神秘主义建筑师,他的建筑遗产被许多迷所包围。从表面上看,密斯酷爱钢铁和玻璃,那些用这两种材料建造的摩天楼,被视为钢铁男性的象征。纵观密斯一生的作品,都有着始终如一的坚持,那就是对崇高性的表达。 @风不止处:康德认为,崇高是一种“绝大”的“量”的概念。例如沙漠和星空、巨大的金字塔所具有的广和大让人感觉到它们的崇高,还有破坏力巨大的火山、咆哮的海洋、暴走的冰山都会让人感觉自然的力所具有的崇高。然而,康德认为前者是数学性崇高,而后者是力学性崇高。像北方浪漫主义那种敬畏自然,同时寻求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情感,属于力学性崇高。所谓崇高,是指以精神性价值的高为主题的表现。那种面对巨大对象而产生的想象力,往往由于与理性相违而带来痛苦,然而超越这些痛苦所产生的新的理念,能够让我们获得超越理性的快感,这就是我们从崇高中获得的精神产物。近代建筑是由于密斯的努力,承接浪漫主义的精神,通过崇高的建筑使我们的精神和道德向上。 @始终:密斯喜欢乌黑的钢铁材料,那是弗里德里希绘画中暗黑的大教堂和森林;密斯喜欢透明的玻璃材料,那是弗里德里希绘画中的光和冰。我们现在再看弗里德里希大街的高层建筑方案,还是在自然性崇高上保持着一致。在密斯那里,完成建筑的过程是意志的表现,而建造建筑的目的是表达一种信仰。 @顽皮猫:当我们承认密斯的建筑和弗里德里希的绘画有着同一性时,就会在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中有意外的收获。密斯用许多花纹非常明显的大理石来组合墙壁的表层,这些大理石墙面显示出上下左右对称结构,成像为十字为心的花纹模样。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花纹有着明确的暗示,即隐藏的十字架。这再次印证了先前所说的,密斯意在创造一个可以巡礼的环境,这也是密斯建筑崇高性的一个侧面。 @回归:82岁的密斯在他的祖国完成了一生最后的作品——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密斯崇尚绝对主义绘画的崇高性,并试图建造一座绝对主义的殿堂。如果说艺术的本质是向原点的回归,那么密斯是通过这件封笔之作,回归到绝对主义绘画的终极世界,这也正充分体现出建筑的崇高性之所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