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小井盖再现大议论应休矣

2013-8-30 14:1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1| 评论: 0

简介:长沙井盖女孩事件不仅导致了一个难以弥合的家庭悲剧,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又一次关注。这已经不是举国上下第一次关注小井盖了。 但小井盖再现社会大议论绝非什么好事。在社会的N次关注、呼吁下,为什么还会屡屡出 ...

长沙“井盖女孩”事件不仅导致了一个难以弥合的家庭悲剧,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又一次关注。这已经不是举国上下第一次关注小井盖了。

但小井盖再现社会大议论绝非什么好事。在社会的N次关注、呼吁下,为什么还会屡屡出现类似悲剧?

是我们的常识宣传不够?答案是否定的,这几年媒体对井盖的安全问题不能说铺天盖地,也应该是讲尽道理了。就拿本刊来说,去年就组织了多个专题,对井盖的安全、质量、环保等问题进行了报道。虽然媒体投入了很多笔墨,但对一些城市管理部门来说,收效显然甚微。虽然井盖问题成因复杂,既有管理问题,也有市民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但关键是在细节上,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答案更是否定的。目前,我国科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载人航天都被世界认可,北斗导航系统更是投入运营。像窨井盖这样的技术革新,简直就是个“小儿科”问题。既然在技术上没什么神秘,那么就是责任心问题。其实,这几年,我们早就研究出了不易位、防盗窃的新型窨井盖,此类专利何止一个?关键是我们的相关部门究竟应用了多少?是不是制定了一些标准、规范去“硬性落实”了?

那么,是杭州哪个“防坠网”的经验好吗?好是好,但绝非惟一。因为杭州给窨井加“防坠网”也不是什么世界级难题,即便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市政工作人员也能去安装。关键是这些普通的技术,很多次是在亡羊补牢,而不是事前防范。

问题真正在哪里?有一条信息说明了问题:宁波市区的各类窨井盖超过40万个,涉及市政、供水、排水、电力、燃气、交通、通信等多个行业,共有产权单位20多家。也就是说,这20多家单位都有管好窨井盖的责任,但又形不成合力。“多龙管井”就如同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多龙治水”,其结果往往是管理不顺,互相扯皮。在缺乏相应的问责之下,有可能是人人都袖手旁观、人人都管不了。当下,窨井盖管理涉及百姓的生命安全,舆论也屡屡关注,绝非什么小事。相关部门还是要尽快研究出一套可施行、可监管、可追查责任的长效机制,抓细节、抓责任,而不是季节性地抓、运动性地管。

其实,管好井盖,我们缺的不是宣传、不是技术、不是新产品,而是一些强制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与道路配套的产业创新。再加上管理的落实,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在长沙“井盖女孩”悲剧发生后,一位长沙“环卫哥”用身体做标杆、提醒过往车辆的照片在网上得到了网民一致叫好。但在大家“眼睛一热”的同时,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如何用制度来杜绝这种悲剧,而不是靠这位“环卫哥”那样的自发行为。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