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标志性建筑是要创新还是要立异?

2013-8-30 14:1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3| 评论: 0

简介:@建筑专题V王曦:说起来,荷兰人在建筑设计方面真是不乏奇思异想。前几年,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在中国备受争议。刚刚落成不久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也因像极大浴缸的外形在荷兰国内引起广泛争 ...

@建筑专题V王曦:说起来,荷兰人在建筑设计方面真是不乏奇思异想。前几年,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在中国备受争议。刚刚落成不久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也因像极大浴缸的外形在荷兰国内引起广泛争论。究竟标志性建筑需要更多的创新还是更多的立异?这样的创新立异对城市又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命运多舛: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坐落于阿姆斯特丹市的博物馆广场,毗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荷兰国立博物馆和梵高博物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改扩建和艰难的讨论之后,终于在2012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其1.7亿美元的造价远远超出预算,设计公司也并未对此作出解释。只是其形态让人很是惊异。

@指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是欧洲战后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收藏先锋,其白盒子的内部装修风格曾经得到世界范围的推崇和模仿。宽大的楼梯、吱呀作响的人字形地板、悠闲的氛围、时髦艺术混搭着炫酷,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一度是荷兰人引以为豪的地方。但是,随着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以及英国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的相继出现,荷兰人感到愈加强烈的失落,渴望重振荷兰现代艺术的雄风。难怪有评论家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的改扩建就是一个俗世的嫉妒符号。

@心路:提升旧建筑,增加展览空间,并在地面一层朝向广场的地方开设餐厅和商店。新馆突出的屋顶像一个巨大树冠,意欲激活广场的西北角。“力图打造又一个地标性建筑”,新馆的描述听上去很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的首席设计师麦尔思·克伦威尔宣称,新馆头顶的浴缸是一种技术创新,外立面由增强合成纤维构成,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白色的飞机漆外表增添了博物馆的珐琅色光泽,也是在向旧馆致意。当然,正如库哈斯不能解释央视大楼外观一样,麦尔思也无法向观众解释“大浴缸”的隐喻。

@心如止水:新馆正式对外开放的当天可谓热闹非常,馆内面积扩大了一倍,馆外也变了,像个大浴缸,与古老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但是,热闹过后,很快就有批评家刻薄地写道:“这是一个拥挤的周末,狭窄喧嚣的玻璃大厅可能就是浴缸的排水问题所在。”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反思,标志性建筑也要务实。

@艾米拉:有人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梵高博物馆是博物馆广场最碍眼的建筑。2012年上半年,奥地利建筑师德鲁甘·梅思尔设计的荷兰“眼”电影学院受到了荷兰人难得的慷慨欢迎,又成为一个异数。而这一切就发生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竣工之前,人们几乎就要相信这是对待标新立异建筑的一个态度转变。但是,新馆最终还是成了一个拒绝融入的建筑。

@建筑狂人:除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新馆本身,荷兰人还由此进行了更多的深刻反思。有批评者说,10多年来,阿姆斯特丹市遭受了太多代价高昂和破坏性的建设,很多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完工且目光短浅。人们连带反思了荷兰著名的博物馆广场,认为它规划得很糟糕,不像事先规划好的华盛顿购物中心和柏林的博物馆岛,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是事后添加的。更有批评家进一步指出,毕尔巴鄂效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神话。他们认为,只有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加拿大建筑设计师——的建筑是不足以转变整个城市的,闪耀的建筑很少能够真正让临近区域变得年轻,仅是建筑设计本身也不能保证参观人群和资金流入。可悲的是,博物馆,连同这个城市,还在挥霍财富去追求这样的假象。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