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庄葵:探索创新设计理念,大胆创作

2013-8-30 14:1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 评论: 0

简介:CCDI公建事业部 总经理 庄葵 《建筑周刊》:在所有公共建筑项目,包括您设计的项目, 哪个是您最喜欢的一个作品?还是每个都喜欢? 庄葵:坦率地讲,我作为一个职业的建筑师,我自己亲自做的,喜欢两个 ...

CCDI公建事业部 总经理 庄葵

《建筑周刊》:在所有公共建筑项目,包括您设计的项目, 哪个是您最喜欢的一个作品?还是每个都喜欢?

庄葵:坦率地讲,我作为一个职业的建筑师,我自己亲自做的,喜欢两个,一个是中山的艺术中心,它可以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基于对文化建筑本身的理解,因为我很想把它做得非常流动的概念,还获得一些很好的奖,优秀工程一等奖。

作为商业项目,我挺喜欢万象城,这个是我主导的,因为这是一个合作项目,我们是和美国一家公司来合作的,前期的规划主要是以美国公司为主,中国建筑师更多是要协助他的工作。但是我们一样也会做一些研究。这边并没有做展示。当然整个规划确定以后,我们直接主导豪宅的设计,美国公司主导酒店的设计。在这样一个城市商业开发项目是比较多的合作,在这里面有很多世界优秀的公司,这个不太可能依靠个人的能力。

《建筑周刊》:你领导的团队所设计的“新世界”这个项目,我认为很有意思,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商业大楼的顶楼有一个农家乐,这样的概念灵感是这么来的?

庄葵:其实它在一个郊区,如果你套用国际模式来讲,它特别适合做一个大盒子。但是基于我们对成都这个城市的理解,对这个城市公共空间,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理解,所以我们第一个工作是切碎它,切碎它的好处是有机会容纳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间。

我们的团队都很年轻,甲方的团队也很年轻。对于这种想法的认可度反而很高。我们在想,成都大家都喜欢在户外休闲、火锅、打麻将。商业的屋顶功能是很难受的,上面全部是机房,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新世界”这个商业项目刚好是在住宅区的中心,被高楼包裹着,这个屋顶为什么不很好的利用着,大量的机房屋顶很单调,有很多的反光。我们就去开放它,作为投资商新世界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OCT广场也有,用酒吧做一个小玻璃盒子,路面进行绿化设计,甚至可以做一些。

我觉得屋顶很重要,你要开发它,利用它。利用它可以引入多种的生活方式,比如说酒吧,比如说餐厅,这个餐厅可能在它的5楼,很有趣的餐厅可以放在顶楼,一些玻璃的房子,一些绿色的空间,也可以在外面种菜。有一个概念就叫“都市农业”。现在很多人对“都市农业”很感兴趣。一些白领自己去认养一块土地,去种菜,有人帮你管理。这个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发生改变。

《建筑周刊》:了解到CCDI北京和深圳的两个公建事业部组的2个小组,分别做了北京CBD两个地块的竞赛,这个有点意思,和我们分享一下。

庄葵:我们做了北京CBD两个地块的竞赛,我们的一组同事在北京,另一组在深圳,大家有不同的思考,所谓同城双解的一些办法。我们一样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现代建筑实践的两种可能性。

项目在北京的东三环边上,我们对北京的理解是这样的,是中国极具包容的一个城市,历史深厚,反映出来对城市的文化、人群、建筑,包括多种行为的包容。北京的一面是传统的,本土的,也有某种情感的因素,就像很多人记忆当中的北京的四合院。第二点,是基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又展现出另一面,是现代的,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用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包括建造了很多的摩天大楼,我们参与了一个CBD的Z15地块,其二就是Z12,边上的位置,一个是460米高,第二个是300米高,Z15处于南侧的起点上,Z12处在一组楼群当中,我们把它理解成一个是主角,一个是配角,这是把概念放进场地后的场景。

对于这两个地块我们所探索的方向也是不太一样的,在Z12地块,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说,把院落空间,想探索一种北京的一面,就是那种院落空间类型学的演绎,具体的方法就是把核心桶分成四组,我们现在大楼的公共资源,只会会跟顶层、底层有关,跟中间层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第一步就想解放中间的这块区域,把核心桶变成四个,然后用类型学的方法,做出好几种魔术单元,三层把它掏空某一种类型,把这种带有中庭的办公中间,像串钱币一样,把它给串联起来,这是对于院落空间的演绎。

而另外一个,基于它的核心地位,当时选择这个方案的一个很简单的方向,就是由于这个楼足够粗壮,这个楼的直径是80米,我们是用数理逻辑的方式,来进行了一种极端的演绎。我们在空间做了一种竖向的切分,把竖向的空间引到60度,形成一个像机关枪的形态。随后的平面可以看到类型的变化,而这个是非常单一的一个平面,同样我们也解放了中间的区域,在竖向上面可以形成一些中庭空间,植入一些水会、银行、会议、餐饮的区域,在这边可以看到,因为它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一些空间院落,就有机会为不同的用户去创造一些个性化,满足他们个性化的一些需求,我们也简单的把这样一个东西做了一个展示。立面像Z12,它的展示由于内部空间所产生的这种差异化构成,Z15是一个很标准的,国际式的,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算出来的,形象的展示,最终我们形成的模型。

《建筑周刊》:你们的设计风格更加开放性,更加前卫一点,更加吸引眼球?
你们这个团队在做项目的时候经常面临的有哪些挑战?

庄葵:这个是反应我们整个设计团队的特点。这种特点可能市场上比较少。就我们过去已经继承的一些事实,继承一种现象,反过来再去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这种努力跟实践以后也许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项目里,我们把这种思想做出来,但是还是要通过时间的检验。

就像我们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基地,不同的业主,不同的项目,我觉得像一个人一样,在路上走路,在不同的路上,我们会选择不同的鞋,目的是让自己走的舒服一点,或者是让适应性更好一点,建筑策略的适应性是基于对地方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平衡诸多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选择。

《建筑周刊》:很期待你下一个作品。谢谢。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