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国外高速城镇化的警示
未来十年,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城镇化没有捷径可走。当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城镇化将变成“毒药”,成为延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在多地调高城镇化率指标的时候,墨西哥城和孟买过度城市化带来的教训或给我们启示,让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趋利避害,走的更加积极与稳健。 当城市化进程远远超出工业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将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过度城市化给墨西哥城和孟买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城市的畸形发展以及贫困、拥挤、环境破坏等诸多社会问题。
案例一
墨西哥墨西哥城:过度城市化带来贫困与污染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早在1968年就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但它为何没能续写辉煌?过度城市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是墨西哥城不堪重负的原因。城市化曾给墨西哥城带来经济腾飞,而过度城市化却带来了贫困、拥挤和污染。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墨西哥城市化进程远远超出了工业化速度,导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
从上世纪40年代起,墨西哥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1970年这个数字就增长到66.3%。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拉美国家平均用了25年,而墨西哥用了20年。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进一步增长到77.2%,超过德国等发达国家。
尽管墨西哥的城市化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经济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墨西哥1.3亿人口中,有5000万没有足够的收入满足住房、交通、教育等需求。其中,近2000万人吃不饱饭。在联合国对126个国家财富分配调查排名中,墨西哥排在第103位,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贫困人口大幅增长
过度城市化造成墨西哥城贫困人口大幅增长。走在墨西哥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给堵车的汽车擦车窗的无业者。非正式就业已成为墨西哥进城农民的最主要就业形式。由于进城打工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缺乏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适应城市工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务工者,包括妇女和儿童,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业。
墨西哥城的贫民窟也是过度城市化的产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墨西哥工业化水平提升,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由于实现机械化,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农村的恶劣生存境况,迫使大量人口盲目地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遇。然而城市工业部门无法吸纳所有劳动力,于是造成不充分就业。到80年代,墨西哥经济进入“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放缓,城市失业人口继续增加。大量无业人员只能选择在大城市边缘的公共土地上私建简陋住所,直至形成今天规模庞大的贫民窟。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为了遏制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墨西哥城市政府采取了建设“卫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措施。自1980年至今,墨西哥城四周已建成30多个卫星城,居住人口超过1500万。据统计,1980年到2000年间,整个墨西哥城中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已不再是主城区,而是特拉瓦科、夸希马尔帕和特拉尔潘三个卫星城。
为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留在农村,避免贫困人口盲目进入城市,近年来墨西哥政府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生活水平。随着,大众医疗保险计划、降低失学率、提供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的采用,墨西哥城的外来移民数量很快出现下降。墨西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1999年至2009年,农村人口向墨西哥城移民的数量已出现负增长。
案例二
印度孟买:2/3居民生活在贫民窟
印度的城市化被学者金斯利·戴维斯称为“过度城市化”,即印度大城市里人口无度扩张,导致城市基础服务崩溃,带来住房、贫民窟、用水、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印度的城市生活无序和农村生活贫穷是同时存在的,结果导致城市很难呈现有活力的发展劲头。
农村移民大量涌入
根据印度数据研究院人口研究学者普拉纳蒂·达塔的归纳,印度的过度城市化可以归结于三个主要因素:自然增长、净移民和地区重新分类。过度城市化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住房、贫民窟、交通、水资源供应和卫生、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学校与医院等社会基础设施不足等。早在2006年,印度的一线大城市加尔各答、孟买、德里和马德拉斯就已经在就业量方面达到饱和。
同时,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难以应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些大城市深受城市贫穷、失业、住房短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缺乏等问题的影响,它们无法吸收那些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赤贫无土地的文盲以及身无一技的农民。这些农民工资低,也会使得其所在的非正式部门变得工作效率低下和低产,也因此,这些农村移民使得城市危机更加严峻。
贫民窟成疾病温床
大量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也加速了贫民窟的形成。对于这些乡村移民来说,过度城市化直接导致其居住的贫民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贫民窟的饮用水、电力和卫生条件都极差。而且过度城市化也加重社会和经济不平衡,滋生社会冲突、犯罪和反社会活动。贫民窟产生的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危害城市生活质量,恶化水、空气等资源和环境。这里也成为城市里各种犯罪和恶性的神经中枢。可以说,贫民窟成为滋生城市疾病的一块温床。
印度的贫民窟人口达到了1.7亿。令人吃惊的是,在孟买、加尔各答等现代而蓬勃的印度大城市中,城市人口中竟然有1/3到1/2住在贫民窟。其中,孟买最多,为1100万,占到该市总人口的2/3。孟买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居住着60万到100万居民,当然,这也是很多人维持生计的地方,大约有1.5万家庭手工业作坊在此生根发芽。
唯有平衡城乡差别
贫民窟存在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与印度的城市化和土地政策相关。在印度,法律规定人们享有完全的迁徙自由权。除了迁徙自由外,“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的产权制度也是贫民窟形成的重要原因。
当然,贫民窟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还有诸多负面影响。孟买达拉维贫民窟,目前的黄金地皮初步估计价值100亿美元,据说要被市政府夷为平地,但至今并无消息。一位官员抱怨说,很难解决贫民窟问题。你把这里的拆了,那里又建起更多的,印度的贫民窟是拆不完的。
而实际上,贫民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农村人变成城市人的中转地或“落脚地”。在寸土寸金的孟买,贫民窟就成了一个很符合社会中下层人民居住的地方。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城市化研究教授告诉记者,要从根本上解决贫民窟问题,必须先回到贫民窟的产生原因这个源头上寻找答案,即要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村经济、平衡城乡差别等。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