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金华何时能圆摩天大楼梦?
目前市区有3个超高层项目在酝酿哪个能率先突破百米高度令人期待
曾几何时,人们经常用“长高了”、“长大了”来形容金华城市的日新月异,江南江北一幢幢百米高楼竞相崛起,构成了一道道城市天际线。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金华的高楼停滞在100米这一高度差不多已快20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工商银行金华分行大厦,到10年前建成的金茂大厦、四世一品大厦,再到2009年建成的江南新都会33层的高层住宅,以及建设中的欧景名城最高29层住宅,大大小小数十幢标志性高楼相继向高空进发,然而都在100米这一高度前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迄今为止,金华市区第一高楼仍由三联集团投资建设的东方国际·财富双塔保持。下了杭金衢高速公路,驱车从金华北大门进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通体金光闪闪、高耸入云的建筑。从地面到塔尖,整体高度130.95米。2008年财富双塔世贸大饭店投入运营后,便成了金华城当之无愧的新地标。
不过,在建筑专家眼中,财富双塔的建筑主体身高仍未超过100米,31米金灿灿塔尖只是附属建筑,就好比一个人戴了一顶尖尖的帽子。100米,这一高层与超高层摩天大楼的分界线,似乎成了金华难以逾越的瓶颈。
在摩天大楼竞赛中金华落后了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一层至三层为低层,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十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的民用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摩天大楼。
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杜礼琪认为,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超高层建筑已成为一座城市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市中心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成为必然趋势,摩天大楼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超高层建筑的意义不单纯在于高度上的突破,它带动了整个建筑业发展,以及材料工艺、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工艺等其他行业大发展,超百米的高度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城市的信心和综合实力。
作为城市实力的象征,一场建设摩天大楼的竞赛出现在各大中城市,各地第一高楼纪录不断被后来者刷新。据公安部消防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共有高层建筑近9.8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1154幢,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环顾省内,超高层建筑也是遍地开花,目前11个地级市中已建成封顶的超200米高楼就有5座。浙江第一高楼纪录仍由温州世贸中心保持,高度333米;其次是绍兴的世茂洲际酒店,高度288米;杭州浙江财富金融中心258米排第三;接下来是256.8米的宁波环球航运广场和202米的嘉兴中成希尔顿大酒店。
不过,再过几年,这一排名很快就会被改写。湖州已在2010年开建东吴·国际广场,其中最高的一幢楼达288米。义乌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义乌世贸中心已经奠基开建,这个投资50亿元、建筑高度达260米的CBD核心项目预计将成为整个浙中的第一高楼。更宏大的计划来自杉杉集团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开发的宁波中心,预计2017年建成,中心建筑高度398米,将成为未来的浙江第一高楼。
在这场建设摩天大楼竞赛中,由于高度的停滞,金华市区确实是有些落后了。即便是在全市,除义乌世贸中心外,永康也早在2009年开工建设主体高度160米的永康世界贸易中心。“外来投资者衡量一座城市的经济活跃程度,不用看别的,一看五星级酒店,二看超高层建筑,数量越多肯定越发达。”一家外来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高楼迷论坛中,有网友发表这样的观点:各地的建设摩天大楼竞赛并不值得提倡,但有与没有,城市的自信和底气肯定不一样。
什么阻滞了向超百米进发?
100米的高度,难道就这么难以逾越吗?一幢楼盖100米与130米,除了投资增加外,还有什么区别?
杜礼琪说,表面看似乎是高度的差别,其实,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完全是两码事。专家介绍,超高层建筑的优势突出,比如集约化,垂直发展,形象突出,可以成为地标性建筑,但缺点也很明显,要考虑到纵向的超大负荷,地基要打得更深更结实,水平负荷要考虑防风、抗震等因素,由于施工技术要求不同,单位建筑成本会大大增加。
据了解,消防安全也是让开发商对超高层建筑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比如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应设置避难层(间);高位消防水箱水压不足时,应设增压设施;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等等。
“建筑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回报慢,建设过程中不可测的风险因素较多,对投资商的实力是一个重大考验。”市区一家知名房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住宅项目追求的是短平快,根本不会考虑盖高成本、高风险的超高层建筑。
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处长胡妙江说,近几年金华高层建筑以住宅为主,考虑成本因素,住宅不太可能盖成超高层,这是超高层建设仍为空白的主要原因。超高层建筑体量庞大,通常集甲级商务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于一体,相当于一个城市综合体。胡妙江认为,一座城市盖超高层建筑,一方面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支撑,同时也要看时机,有合适的项目、合适的地块、合适的投资商,几方面机缘要结合在一起。
未来谁来让金华长得更高?
金华市区现在没有摩天大楼,不等于未来没有摩天大楼。在政府的主导支持下,摩天大楼的空白迟早会填上。据记者了解,目前至少有三个超高层项目在酝酿之中。
2012年7月,金华万达广场项目多湖地块出让公告发布,规划指标首次要求建筑限高≤150米。这引来了不少眼尖的网友猜想,给这一地块留下这样的高度空间,难道这里将出现金华市区未来第一高楼?不过,从万达广场最终确定的方案看,万达放弃了这一高度,几幢精装SOHO仍在100米高度之内。当然这也是万达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成本及回报核算确定的,没有一味求高。
2012年11月,一条微博引发网上热议。该微博称,金华要建世界第四高楼———金华中心广场,高473米,仅次于迪拜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台北101的世界第四高楼,由三联集团建设,位于市区江南原金华宾馆地块。后经证实,该消息属于传言。不过原金华宾馆地块要建超高层建筑倒是确实有这么个设想。据三联集团董事长助理陈侃介绍,方案目前正在设计中,包括高度等细节还在多方论证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建成金华真正的地标性建筑。
婺城区人大代表、金华市台州商会会长颜文玲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在金华建一座超高层的金华台州商会总部大厦,作为吸引各地台商来金创业的落脚点、大平台。“目前,已有100多位台商报名有意入驻,大厦方案也讨论了多次,建筑规模15万平方米左右,计划投资15亿元,建成后有望成为金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地标,成为金华的一张名片。”颜文玲憧憬着。
响应金华市委、市政府浙商、婺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号召,2012年,颜文玲办成了一件大事,将第二届全球台州商会会长峰会牵线到了金华。100多位来自国内、国外的台州商会会长来金华寻找投资商机,并与金华市政府签订了全球台州商会总部经济大厦项目框架协议。“全球台州商会总部经济大厦就是吸引台商来金的落地项目,那次峰会考察后台商对投资金义都市新区的热情很高,金华市委、市政府对台州商会总部经济大厦的建设也非常重视。”颜文玲表示,台州商会总部经济大厦项目最终落地,将给金华创造巨大的投资、税收和就业机会。
如果说上述两个项目仍在酝酿之中,那么更明朗的则是金华市区建筑企业总部园区项目,初步规划在多湖中央商务区建4幢大楼,地面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高度达180米。“去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2100亿元,建设建筑业总部园区项目是市政府扶持建筑业、进一步鼓励其做大做强的措施之一。”市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处处长李志余说。
随着市区重点建设与赶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市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政府也有意引导和鼓励超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正如前些年金华呼唤五星级宾馆一样,一夜之间有四五座按五星标准建设的酒店上马,相信建设超高层建筑也是如此,只要水到渠成,未来的金华肯定会拥有不止一座摩天大楼。毫无疑问,这些摩天大楼将是金华真正意义上的地标。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