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新型城镇化是西部地区崛起的机遇

2013-8-30 14: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6| 评论: 0

简介:尽管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到底是手段还是结果,国内的专家、学者尚有争议,但对中国面积广大而整体落后的西部而言,新型城镇化是一次崛起机遇,则是没有异议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方面从整体上改变 ...

尽管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到底是手段还是结果,国内的专家、学者尚有争议,但对中国面积广大而整体落后的西部而言,新型城镇化是一次崛起机遇,则是没有异议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方面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命运,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几年,确实在一定层面改变了东西部发展的严重失衡格局,但对中国广大的西部农村而言,整体严重落后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能否在2020年整体达到小康社会,西部崛起是关键。而西部农村,则是关键的关键。

因此,对中国西部而言,争议新型城镇化是否合理,是目的还是手段,远不如探讨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更能为中国西部尤其是西部农村带去福祉。民运即国运,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西部要真正把新型城镇化转化为可把握的机遇,至少要有两大“观”。一是树立稳健大局观,二是有特色发展观。

所谓稳健大局观,就是不能太过急于求成。城镇化首先是要脱离单纯的村落经济与个体经济发展方式,完成农民由村民变市民身份转换。也就是说,解决农村与农民的生存方式是第一位的。这期间,会有农民失地后的焦虑或不适应,会有村干部角色转变后的不安,因此,可能伴有城镇居民、城乡干部间的对峙与对抗。

人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不是短期可能完成的过程。这就给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启动带来一个考验,政策上要有足够的宽限,执行上要有足够的耐心。总之,要从改变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命运,实现中国整体小康社会的大局上,稳健地处理、发展西部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问题。

除了稳健的大局观外,特色发展观也不可缺少。

中国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民俗鲜明。如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镇的民族特色、民俗特色,保留或延续既往形成的优良传统,形成众多的特色民族、民俗小镇,将是西部长久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去欧洲旅游,经常忘情于欧洲的风情小镇,陶醉在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当中。

中国西部地区悠久的历史,特殊的民俗,独特的建筑、方言与歌舞,都能赋予城镇以独特的个性。如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聚焦共识,发挥个性,西部是可能崛起一批特色小镇的。

历史上,丝绸之路曾经贯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直到西亚。这条长长的丝绸之路,曾经存在过无数小镇,给汉唐时期的中外交流书写下了特殊的篇章。

新型城镇化,给中国的大西北地区重新书写汉唐神话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样,云南的茶马古道,也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再次焕发历史青春。而西藏、青海这样的高寒地区,也完全有可能建成世界上最有人文气息独特的藏族城镇。香格里拉最初只是云南藏区为发展旅游业提出的一个名字,但经过地方的大力倡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香格里拉已经成为国际游人对中国的最美好记忆之一。

对西部省区而言,新型城镇化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过,要想真正把握住这次机遇,西部省区既要树立稳健的大局观,更要树立特色发展观。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丧失到手的机遇。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