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申遗景区,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黄牌警告,要求其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进行整改。而早在1998年,该组织就曾警告张家界: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却旅游设施泛滥,“城市化”破坏了“自然界”。
“在中国所有的地质公园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程度之别”,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陈南江一语中的。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3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但数量上的优势却未能转化为惠及国民的教育资源,而是成为了永不停息的“印钞机”:黄山1992年申遗成功,2009年将门 票价格提高到230元;九寨沟1992年申遗成功,2009年7月门票涨至220元;武当山1994年申遗成功,2005年门票价格上调为110元;苏州园林1997年申遗成功,2004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7个园林总票价涨到376元……而免费开放的世界遗产,我国却只有杭州西湖一处。这极为分明的数字对比仿佛在诉说着世界遗产的过度商业化现实--逐利成为了“申遗”成功后的首要任务。 如何对待世界遗产,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待历史和未来的态度。保护世界遗产并不意味着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协调好保护与利用、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就能获到多赢的局面。世界遗产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时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因此,让本国的世界遗产成为立体、有形的教科书,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传续的根基。 拥多的国家意大利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艺术、新建筑、博物馆、电影、体育、旅游等事业放在一起管理,带动了交通、建筑、餐饮、古物修复、音像、出版等各行业的发展。这正是因为遗产保护本身是一个发现、展示、教育和利用文化价值的全过程,很难与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剥离。实现遗产保护广泛的公众参与,利用文化遗产开展教育和活动是意大利遗产保护的宗旨。意大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景点门票价格均由国家统一制定,一般情况下,门票价格在8至10欧元之间,最高的比萨斜塔需要15欧元。博物馆及历史古迹景点工作人员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工资由国家财政负责,经济待遇相同,不会因在不同的景点工作而出现收入的差别。在此之外,从1997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在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免费对外开放,包括意大利所有的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考古博物馆、文物古迹、著名别墅以及一些著名的建筑。文化遗产部每年在此期间还举办如音乐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数百项与文化、历史有关的活动,旨在加深人们对意大利文化的了解,尤其是帮助年轻人增加历史知识,培养艺术修养。 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法国建有世界遗产官方网站,共列出了300多处重点推荐的景点,人们可以免费下载详细的导游手册,依照地理位置和感兴趣的类型去了解法国文化和历史的精髓。法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最完备的旅游服务系统,每处世界遗产所在地都有专业的旅游人员维护管理,维持这个系统运作的资金大 部分来自于法国政府和相关组织,景点门票收入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凡尔赛宫、阿克斯盐矿旧址等多年来维持10欧元左右的门票,而像塞纳河岸、里昂老城、南锡广场、比利牛斯山谷等大部分遗产一直都免费公开。 意大利、法国等走在世界遗产保护前列的国家,更看重的是入选遗产名录所带来的长远利益,而非一时的商业炒作。通过文化推广带动旅游人数、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 明确“纯粹的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工程”是世界遗产设立的初衷,让使名胜古迹的文化、历史价值惠及全人类成为信仰,才有资格出发,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