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以整个城市的规划视野看待综合体的交通规划

2013-8-30 14: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1| 评论: 0

简介:周延虎,AECOM中国区交通规划总监、首席交通规划师 城市综合体的缩写是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 ...

周延虎,AECOM中国区交通规划总监、首席交通规划师

城市综合体的缩写是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无论哪一个功能从表面看来都是静止的,它们之间的粘合剂就是交通。只有交通所带来的人流才是综合体商家所期望的客户流、商业流。

建筑是可以看得见的,但交通要靠感觉。所以交通设施的成败,通俗点讲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好用不好用”。大家用着舒服、便捷,这个才是好的、人性化的交通设计。比如北京的CBD,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社区应当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出行起到积极作用,缓解交通压力,把更多人的更多活动,甚至18小时、24小时的活动都放在这个综合体里面来完成。但事实上,到这边上班的人出行时间一般都在50分钟以上,而住在这边的人并不在这边上班。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它的各项指标非常综合,但其实很多功能是互不相干的。

城市综合体归根结底是城市的缩影,城市的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测。因此从交通专业角度讲,一个好的城市综合体的交通规划,应该站在整个城市交通规划的高度,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机动车保有量等不确定性因素。这就要求设计团队与开发商和业主很好地沟通,让他们意识到放到纸面上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潜在因素会影响最终结果。设计团队前期也要做更加细致的分析工作,应对每一种情形的发生做出多种灵活方案,避免投资浪费。

另外,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偏粗犷,精细化设计并没有落实下去。比如在做前期需求预测时,通常我们拿到的是一个很粗略的前提,没有细分业态。但商业形态的组合五花八门,到底带来多少人流,时间、空间如何分布等,如果之前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是很难预测的。所以说,如果前期设计过于粗犷,会给最终的运营带来很多麻烦。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