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泡汤楼”是怎样通过验收的?

2013-8-30 12:5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8| 评论: 0

简介:8月5日沈阳中心气象台7时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8月8日中新社北京电称,新一轮强降雨将再次袭击中国东北地区。上述消息让沈阳东大智慧森邻业主深感不安。居住在这里的部分一楼业主,一年多来始终承受着地下室渗水漏 ...

8月5日沈阳中心气象台7时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8月8日中新社北京电称,新一轮强降雨将再次袭击中国东北地区。上述消息让沈阳“东大智慧森邻”业主深感不安。居住在这里的部分一楼业主,一年多来始终承受着地下室渗水漏水之苦, 7月中旬一场大雨,曾让30多户居民地下室进水,有的水深达一尺多。

可是,对于造成这次“灾害”的深层原因,却没有哪个单位给业主一个说法,更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居民们把这座每逢下雨就会渗漏水的楼房叫做“泡汤楼”,他们对楼房的验收工作产生质疑:这样的“泡汤楼”是怎样验收合格的?

雨早就停了,但是一户居民地下室里的水依然没过脚面(图片来源:时代商报/高世江)

楼房“泡澡”

7月19日、20日两天,沈阳市连降36小时大雨,笔者也是从这时开始接触“东大智慧森邻”的。

当天早上7点多笔者赶到该园区1号楼,发现这里几个单元门前一片忙乱,三台水泵不停地哗哗往外排水,几十名业主卷起裤腿挽起衣袖拿盆和桶往外面淘水。

居住在1单元的王斌告诉笔者,他是半夜12点多发现地下室渗水的,水很快没过了小腿,他马上叫醒妻子跟他一起淘水。两个人一直干到天亮,渗水并不见减少,只好出门向朋友借来一台水泵,经过几个小时排水之后,水位刚刚有所降低。

住在旁边的薛女士,也是靠着一台水泵在排水。她流着眼泪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实在是太闹心了。

有居民反映说,早在去年雨季,这里许多住宅就“水漫金山”,物业公司不得不紧急购买6台水泵挨家挨户排水。遭受这次大雨后,物业公司李经理又忙碌起来,6点多钟他就出现在园区,十几名工人也到处用水泵排水。作为开发商的代表,王经理也赶到现场。对于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王经理解释说,由于连续降雨36个小时,室外水位过高,排水井里的水倒灌到居民地下室。可是,居民们不同意这个说法。居民指着排水井说,它们的地势并不高,根本不可能倒灌进入地下室。

但是,不管怎么说,解决居民房屋积水是关键问题。能不能拿出一个解决办法呢?王经理说,据他们统计,当时一共有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和7号楼等30多家地下室积水,维修起来至少要用一个多月时间。维修的方法就是加固防水设施。

“验收前让我写保证书”

在“东大智慧森邻”里,有一名业主格外引人注目,他叫田贵恒,今年74岁,退休前是一家军工企业工程师,现在成了园区抵制“泡汤楼”的代表人物。

“房屋验收前,有人让我写保证书,说只要我同意了,才能在上面盖章。”田贵恒回忆说,2009年11月,物业公司负责人上门告诉他:“现在房证办不下来,许多孩子上不了学,有的户口也解决不了。于洪区质检站说了,只要老田同意了,他们就给验收。”

老田有什么能力可以阻止验收呢?那名负责人说他懂得这个楼是怎么回事。验收前,负责人要求老田写下保证书,老田照办了。保证书的内容是“在验收期间,我保证不乱放炮,我用人格保证。”没过多久,于洪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来了两个人,手里举着保证书问老田说:“这个是你写的吧?”老田回答是他写的,不久,他们的房证陆续下来了。

一位74岁老人,为什么会对整个园区验收起到重大作用?原因是两年来他到处“放炮”,认为园区建筑质量有问题,分别向省、市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老田当着笔者面,拿出一本2001年7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按照这个《规范》,老田的质疑,归结起来只有两个意思:一是地下室建筑应该用钢筋水泥结构,而不是带孔砖;第二,防水做得不到位。他的观点一抛出,在园区引起巨大震动:原来我们居住的房子问题严重,今后可能出现更大灾难。

业主们开始四处寻找解决方法,“我们碰了一鼻子灰。”一名业主说。他们找到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那里的工作人员称,房屋漏水可以找质监站,但是怀疑房屋质量有问题,就要找检测中心,他们会通过技术手段检测。

到了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总工办”回答说,对于房屋质量应该由谁来申请鉴定?不是业主,而是开发商。他们一般不接受个人委托,只对建设单位说话。居民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有鉴定机构。“看看,咱老百姓想了解一下咱们的房屋质量有多难?”老田说。那么,这种经常漏水渗水的“泡汤楼”,究竟是怎么被验收合格的呢?

走廊里的排水井一下雨就被灌满。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