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烤问”现代城市布局
持续几天的高温,许多城市接受了今年首个"烤"验。对抗烈日,除了空调似乎无计可施了吗?传统的岭南园林、建筑、街道、水系曾有对抗湿热气候的经验。但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长骑楼、尖屋顶、浅外墙、小天井,原有的体系逐步消亡。高温"烤问"的是现代城市绿化、建筑、能源以及整个生态建设的理念。
名树园里的一些树身上也装上了降温装置(图片来源:余兆宇摄) 城市仍需与树为邻 日前笔者用温度实测城区内多个地点,下午地表达40℃以上。昨日上午,笔者随同林业局工作人员一行,前往南朗镇涌口村调研风水林。走出城区到乡村,笔者却发现同一太阳下的两重天。 ■传统村落布局体验:烈日当头“无汗流” 路两边整齐成行的榕树,像尽忠职守的卫士撑着巨伞,给沿路留下树荫。这是一个林地镶嵌着林地的乡村,环村公路一边,是环绕的青山,巨树郁郁葱葱。路的另一边又植有桂花树作绿化;村中间,还有一片风水林,林中数十年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民居就绕着风水林的山脚而建。
此外,田旁、屋角也是树影婆娑,龙眼、黄皮、花稔树摇曳生姿,鱼塘边象草凄凄,可用喂鱼,偶尔还见大叶子的香蕉树;还有东堡公园和西堡公园,十多棵大榕树,棵棵可遮阴数十平方,公园偌大的广场全在树荫下,村民们就在树下聊天拉家常,怡然自得。 ■气象专家:绿化可防“热岛效应” 城市“高烧”不退,主要原因当然是天气因素,气象专家认为,城市绿地的增多,也有利于调节高温,而中山城区的绿化面积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布局。 政协委员、中山市气象局副局长黄静接受采访时表示,热岛效应现在成为城市通病,如城市密集建筑物,基本上是全密封、全空调设计,易吸热,如“加热棒”,源源不断生产热量,还有水泥路、柏油路这些不透水地面,无法通过水分蒸发冷却,形同一块块巨大的“吸热海绵”。 黄静说,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通过植物的蒸发有效地排出地表热量。我市目前虽然有五桂山、紫马岭公园这些天然的绿地,但比较于别的城市随处可见的绿色公园,我市的绿化面积还不是很充分,可进一步作好规划。并且建议多绿树少绿草,乔木比草地遮阴更吸热。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