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节能建筑如何早日落地惠及百姓

2013-8-30 12:4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6| 评论: 0

简介: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完 汉堡之家、竹屋、零碳馆等案例,您是不是也会期待:啥时能住进这样的生态节能建筑啊! 一个多月以来,上海市围绕城市发展和生态节能建筑的课题到最佳实践区学习,寻求案例展示与上海 ...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完 “汉堡之家”、“竹屋”、“零碳馆”等案例,您是不是也会期待:啥时能住进这样的生态节能建筑啊!

一个多月以来,上海市围绕“城市发展和生态节能建筑”的课题到最佳实践区学习,寻求案例展示与上海实践的对接之路。

大型居住社区为载体

竹屋局部立面(图片来源:百度)

案例启示:马德里案例馆的“竹屋”,原型是西班牙的公共廉租屋和经济适用房。馆内展示的一些西班牙经适房设计方案,不仅每一层都有南、北阳台和公共活动空间,还大量应用了太阳能制冷、空中绿化等生态节能技术。“我们的理念是,要让低收入群体也住得体面、舒适。”展馆负责人说。

上海实践:上海正在加快构建一个包括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在内的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规划选址一批大型居住社区,为各类保障性住房提供房源。继去年开工建设宝山顾村、嘉定江桥等大型居住社区后,新一轮23个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也已基本落地。

对接之路:相比传统建筑,生态节能建筑的能耗通常要降低70%—75%,前期投入成本只增加2%,但在其生命周期里,能使整个建筑成本下降20%。

“马德里及上海案例‘沪上·生态家’的实践证明,生态节能建筑并非都需要很先进的科技和很高的成本,像穿堂风、自遮阳这样传统节能手段,也能让居住的适宜度得到明显增强。”许德明说,“沪上·生态家”的原型是2004年9月在闵行区建成并开放的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这个项目率先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其中70%都是成熟技术。目前,上海推行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如何搭建起集成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平台,使之产生综合效应。

单体建筑节能效果有限,只有区域化的建筑群才能实现整体供应能源,效果也更高。大型居住社区是政府投资建设的现代化聚居区,应当成为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的载体,尤其是其中的廉租房、公租房,因其只租不售,产权归属政府,更应先行先试,以此带动社会投资商的理念转变。下一步,上海将重点在能耗高、面积大的新建大型居住社区、经济适用房、郊区新城中,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