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北京地标的回忆
随着崇文门菜市场、北京游乐园等多个北京地标建筑的消失,最近“怀旧”成了很多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许多老北京来说,曾经的老地方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片断。老地标消失了,新建筑拔地而起,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关于老地方的一堆堆的回忆也在升温…… 大吉片先人们的印记
2008年初的老官园市场。玩核桃是北京人的一大爱好。 现在,北京城正在拆迁的地区,大都集中在南城,面积比较大的地块,有法华寺所在的崇文六号地、南横东街北侧的大吉片、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北角的车子营胡同等。 去这里走访一圈便知,如今仍然生活在胡同里的人群,外来人口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儿子买了大房子,我去那里养老。赶紧拆吧,我盼着拆迁呢,在这个地方住了快一辈子了,下雨房漏,生火麻烦,大冬天上个厕所都得跑出家门。”住在大吉片的一位老人说。 大多数胡同居民对于拆迁的态度都是支持的,大家希望离开这里,可以住上位置好的、面积大的楼房。但在很多老北京爱好者眼中,胡同的拆迁可谓令他们感到了一种无奈的伤痛。“确实房子差,老百姓想生活得更好。可是,这地方一旦拆掉,未来就再也不会有这里了。” 作为古都,北京城市的每个角落,不是藏着历史悠久的故事、名人事迹,就是保存着古典的百年建筑。大吉片也不例外,由北京市宣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合编的《宣南鸿雪图志》中记载,在粉房琉璃街到米市胡同,也就是大吉片中,曾经的会馆等各种有历史可查的建筑,至少还有40座保留着。在岁月的变迁中,这里的古建筑一部分经过了翻修,仍有许多保存着百年前的原貌。仅一条米市胡同两侧,就有着便宜坊老楼(保留)、南海会馆(文保单位,保留)、三水会馆(部分建筑还在)、徐州会馆(部分建筑还在)、泾县会馆(已拆)、六英霍会馆(已拆)、重庆会馆(已拆)、江阴会馆(已拆)、潢光会馆(已拆)、关帝庙(已拆)等多处古迹。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