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标消失带走“京味儿”
1966年,位于王府井的东安市场改名为东风市场。1969年整修扩建成大型商场。 1988年恢复东安市场名称。 崇文门菜市场迁址,北京游乐园停业。本月,崇文两大“地标”接连传来“变迁”消息。 5月29日上午,迁至两广菜市场后,新崇菜的第二个营业日,客流依然如织。但这个改头换面的老字号,是否能原址回迁?是否能保有老崇菜的辉煌?前景堪忧。 与此相比,距离停业仅剩18天的北京游乐园一片宁静。解散、重新招商,这个京城最早的大型游乐园,极可能在城市版图上永远消失。 一迁一散,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等专家眼中,背后仍是困扰古都多年的两难命题:当凝结北京记忆的建筑和场所,跟城市发展、GDP相矛盾时,该拆除,还是该保护? 9年间10余“新古董”变脸 不是名胜古迹,更非保护建筑,作为解放后成长起来的老字号,崇文门菜市场和北京游乐园的拆、散,并未引发东四八条、梁林故居般的争议。 但是,两地标的消失换来了如潮的群体性纪念。 5月16日晚,老崇菜的“闭幕”演出,连散落地上的价签,都被老顾客争相捡走。 “我有钱,就把‘北游’买了重开”,目前,北京游乐园墙外,写满了类似留言。更有网友发起号召——给“北游”办告别日。 对于民间自发的纪念,徐苹芳解释说,虽然不是文物,但不论是老崇菜,还是北京游乐园,都有保存价值:一个记录了计划经济时代,一个曾经是“80后”心目中的“迪斯尼”,都凝结了至少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他说,类似解放后形成的北京“新古董”,还有很多。 比如,当年京城最高档的室内娱乐场所康乐宫;曾汇集90%婚庆家具采购量的西四家具店;全国最大室内滚轴溜冰场月坛溜冰场;见证崇文门变迁的哈德门饭店…… 此外,还有老紫光影院、老东风市场、熊猫环岛、官园花鸟鱼市场、人民剧场、友谊商店…… 或是商业业态,或是娱乐场所,或是交通设施,虽然形式不同,但徐苹芳认为,上述建筑和设施,均具有“新古董”属性,名满京城乃至于国内外,影响几代人生活。 粗略统计,仅2002年至今,改头换面及退出历史舞台的“新古董”,不下10个。这些“新古董”或像老崇菜一般迁离原址,或如北京游乐园一样,永远消失。 而老崇菜、北京游乐园这样的纪念高潮,在每一个“新古董”的变故中,屡屡上演。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