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见缝插针,“抢”出建筑创意和闲适

2013-8-30 12:4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3| 评论: 0

简介:一轮轮的建设中,城市被填得越来越满。有限的空间,如何满足无限的生活需求?世博会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各个城市见缝插针抢出来的一道道风景。 走在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的繁华路段,一块块尺 ...

一轮轮的建设中,城市被填得越来越满。有限的空间,如何满足无限的生活需求?世博会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各个城市“见缝插针”抢出来的一道道风景。

走在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的繁华路段,一块块尺寸适度、创意十足的户外广告牌吹来一阵阵清新的风,逼走林立高楼间渗出的城市压力;循着隐隐约约的手风琴伴奏,穿行在欧洲最古老城市之一罗马的老街,找到了歌声升起的地方,那一小块空地,不过是几条马路交会到一个中心点所形成的……

面对城市拥塞而带来的压力,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世博会的不少参展国、参展城市交出一份份因地制宜的答卷。这些拓展空间的思路中,有哪些元素值得中国借鉴?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基地都市文化中心主任、刘士林教授为大家逐一“解读”。

“抢”出垂直空间的创意

步入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圣保罗案例馆第一展厅,纷繁杂乱的海报、灯箱、路牌照片密布墙壁、天花、地面,晃眼得叫人喘不过气来。这正是3年前的圣保罗,曾经将自己隐藏在无数硕大的广告牌之后。街道、自然、建筑元素还有城市特征,统统遭到覆盖,就连沿街的窗户也被遮蔽得严严实实,有着许多城市至今难以回避的混乱与焦灼。

管理者们认为,作为南美最大的城市,圣保罗需要展示它的历史与文化,而不是直白、裸露、充满刺激性的商业广告。2007年,圣保罗专门设立城市文化总监的岗位,推行《城市清洁法案》,最低5000美元罚款“击退”了大批广告商,这“最低罚款”几乎相当于普通圣保罗市民10倍的月收入。

接下来的几个展厅,圣保罗案例馆展示了两三年内对垂直空间的治理成果。如今,圣保罗的城市“牛皮癣”被铲除,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城市建筑重见天日。管理者还是给户外广告留了去处:允许广告商在沿街的墙面上画上限定大小却各具创意的户外广告。墙面上,出现了极其随意而又极具设计感的人物、动物形象,玫瑰红、橙色、明黄、深蓝等鲜明可喜的颜色,圣保罗甚至将繁华路段的墙面交由街头艺术家、涂鸦画家设计,目标是文化的改变让整座城市都能呼吸新鲜的创造力。

专家点评: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最盛产真假难辨的广告,它们使商品和物欲的气息无处不在,严重干扰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和心灵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已成为当代人的主要生存空间,人们不可能再“回归田园”,因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空间的改造与再生产,以便在拥挤的城市中重获诗意的栖居之地。在这个意义上,《城市清洁法案》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它以立法的形式清除城市的“牛皮癣”,在为城市美容的同时还兼备净化城市精神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繁华路段的垂直空间交给艺术家打理,使城市核心空间从商业和功利性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尽管这只是城市管理与再生产的一个细节,但对于“商业化”、“物欲化”过度的当代城市,可以说具有代表先进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