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地震惊人的财富损耗与生命损耗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而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 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最多对房屋质量产生些憎恶。 其实,在建筑短命背后,包含着两大损耗,而这两大损耗,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降低人民幸福指数甚至残杀生命的重要元素。 其一,财富损耗。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 建筑短命意味着要不断拆毁重建,在这一过程中浪费的财富,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建筑寿命每缩短一年,意味着财富当年损耗掉4万亿元,缩短20年就是损耗80万亿!如果与英国相比,我们损耗的是408万亿的财富!2009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是6.3万亿元。比较一下,就知道这种短命损耗是何等可怕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建筑寿命延长一年,就能节省出4万亿元。英国建筑寿命达到132年,悄悄累积了多少财富,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然,在财富累积的过程中,英国的GDP不再增长了。不幸的是,中国人跟英国比的是GDP增速而不是累积的财富——再没有比建了拆、拆了建的做法更能推动GDP增速的方式了!通过折腾的方式推动GDP增长,是最愚昧的行为。 这不禁让我想起罗马帝国的鼎盛时代。贵族们吃喝玩乐,山珍海味吃饱后,还想接着爽,但肚子不能容纳了,怎么办呢?就发明一种药,把前期吃的东西全部吐出来,接着再吃再爽,爽得一塌糊涂。暴殄天物的结果,历史上写得很清楚了。 建筑短命产生了大量垃圾。据仇保兴副部长介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危害环境、挤压我们生存空间的一大难题,而处理这些垃圾同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富。 中国的房产商四处走穴,谈理想、谈人生、谈哲学……就是闭口不谈房屋质量。2009年10月,武汉新洲区邾城街南街社区振兴里,一栋新建6层正在粉刷装修的楼房突然倒塌,与上海倒楼事件一样,设计非常人性化——是在没有住人的情况下倒塌的。从“楼歪歪”到“楼脆脆”,从用毛竹替代钢筋,到用纸当墙,中国的建筑短命现象,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所幸的是,中国人心理素质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情绪稳定,如果在国外,这样的事情出来恐怕早闹翻天了。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