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宁夏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宁夏建筑”期望再向中东展拳脚

2013-8-30 11:0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2| 评论: 0

摘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已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多项贸易往来。借助当时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国家大型建工集团这两艘大船,宁夏建筑企业扬帆出海,一度在中东赢得宁夏建筑的好口碑和市场份额。近年来,由于资金量小、人才资源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已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多项贸易往来。借助当时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国家大型建工集团这两艘大船,宁夏建筑企业扬帆出海,一度在中东赢得“宁夏建筑”的好口碑和市场份额。近年来,由于资金量小、人才资源匮乏等因素,宁夏建筑企业对外承揽工程处于停滞状态。9月26日笔者了解到,此次中阿经贸论坛的召开使本土建筑企业重燃希望之火,盼望通过盛会再赴中东大展拳脚。

宁夏建筑(图片来源:百度)

上世纪末“宁夏建筑”名扬中东

1986年,我区海原、同心等6家乡镇建筑企业联合成立国集联营制的、90%以上是回族工人的宁夏新月建筑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次年,该公司通过中国建筑总公司在埃及承揽了著名的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十月六日城大型住宅建设项目。工程持续了8年,累计派出建筑工人500多人次。“当时中国建筑总公司在埃及建立13个省的项目部,由于我们的企业机制最为灵活,人工成本较低,加上工程质量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宁夏新月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怀礼回忆。同时,回族建筑工人与当地的宗教习俗相同,在阿拉伯国家务工时,可以与当地人民一起度过穆斯林的诸多传统节日。

此后,“宁夏建筑”在阿拉伯国家打开了突破口。1988年,新月公司承揽了由联合国援建的北也门灾民安置房等工程,并先后在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利比亚及索马里开辟市场。与此同时,宁夏建工集团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至2009年,该集团对外项目已覆盖也门、埃及、阿联酋、阿曼等20多个国家,派出劳务人员近万人次,承揽了北也门萨拉瓦哈综合医院、胶夫省总医院、埃及西三角改良工程等。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至去年,我区共执行100多项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对外经援合同,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亿美元。

宁夏建筑(图片来源:百度)

21世纪之后悄然退出中东市场

良好的开端并未使我区建筑企业在中东地区取得进一步发展。自去年开始,我区建筑企业对外承揽工程逐渐趋冷,目前建工、新月两大建筑集团已停止对外工程承揽。究其原因,张怀礼表示,“海外建筑市场需要巨额资金,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如果是包工包料的总承包工程,资金量就远远超过了本土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区的建筑企业在中东市场多承揽住宅类等资金量相对较小的工程。2008年,新月公司在蒙古国完成一项12层大楼的工程后,由于工程质量优良,蒙古方面希望继续与新月公司合作一项投资额2600万美元、涉及6栋楼房的工程。要求新月公司出资460万美元承担其中一栋楼的全部工程。苦于注册资本较少无法申请如此之多的贷款,新月公司只能望“工”兴叹。“除了资金问题,人才是更大的缺憾。”宁夏建工集团马副总经理告诉笔者,我区地处西北内陆,既懂外语、又懂建筑工程、还懂建筑市场的人才稀缺。这也是制约我区建筑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主要因素。

宁夏建筑(图片来源:百度)

中阿经贸论坛在银召开我区建筑企业欲借东风

中东是巨大的建筑承包和建材市场。多年来,阿拉伯世界巨额的石油收入投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而当地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其大量引进外国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筑工人。截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累计完成承包工程699.7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金额35.9亿美元。仅2009年当年,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完成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210.3亿美元,占中国在全球完成营业额的26%。

张怀礼告诉笔者,就其在中东地区多年的建筑工程承包经验来说,中东地区的市场前景是巨大的,我区仅分得这块“蛋糕”的一丁点儿。宁夏在阿拉伯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在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与其有着贴近性,使宁夏拥有其他省区和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此次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在银召开,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内容,无疑为本土建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张怀礼满怀希望地说:“我们将在此次中阿经贸论坛上寻找机会,寻求合作。如果我们能在中东继续发展,无疑将为企业、为宁夏、为国家创造更大的效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