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钢构:用科技铸就品质
3月21日,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一届四次代表大会暨金刚奖颁奖典礼在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举行。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浙江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凯声对浙江钢协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浙江钢协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会上,浙江钢协公布了财务报告并向获得2011年度金刚奖、2011年度浙江省钢结构优秀项目经理、浙江钢协协会工作优秀集体和浙江钢协2011年度优秀通联员颁奖。 优秀的集体 “浙江省钢结构行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是推动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集体、是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集体”。这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哲在会上对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和浙江钢协工作的评价,也是对浙江钢协2011年工作总结的肯定。 浙江省的钢结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浙江钢结构行业(以下简称浙江钢构)通过“重品牌、树形象;重创新、求突破;重人才、上水平;重建设、上台阶”等举措,已成为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年加工量达500万吨、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整体。以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恒达钢构为代表的浙江钢构企业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济南大运会和广州亚运会、高速铁路、全国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中,依靠创新、顽强拼搏。在建设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依靠精湛的制作、安装技术,使科技奥运得以实现。譬如,精工钢构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中攻克了“弯扭构件专用深化设计软件的开发及应用技术,弯扭构件无模成型加工技术,超大型复杂柱脚、桁架柱、空间桁架制作技术,大规则特大型空间钢结构构件单机吊装技术,大吨位实体构件不等标高长距离斜向滑移纠偏技术,复杂钢结构卸载技术”等8大关键技术难题,工程先后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鲁班奖”,并取得国家级工法两项、省级工法3项。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