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广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广西出新规:密集场所建筑高于抗震设防要求

2013-8-29 12:1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8| 评论: 0

摘要:   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禁在地震断裂带和潜在地震次生灾害地段规划新建城镇新区、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并要求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 ...

  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禁在地震断裂带和潜在地震次生灾害地段规划新建城镇新区、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并要求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

  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又一次把“地震”二字重重地敲在人们的心头,并让各国、各地政府愈发重视有关地震的种种工作,广西也是如此。根据《意见》,广西的防震减灾工作将分两步走。

  一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陆地和北部湾近海的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全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以上地震,大型水库库区可监测0.5级以上地震。新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完成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抗震能力不足的救灾设施、学校医院、重要目标的抗震加固改造。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大中城市初步建成地震烈度(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速报台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市县建立起以地震紧急救援队伍为中坚、各有关行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具备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安置的能力。

  二是到2020年,广西将建成覆盖全区陆地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城乡建筑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略高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

  严禁在地震断裂带新建学校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否达标?这是许多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自治区给全区的建筑物上了个“紧箍咒”: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必须依据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抗震设防要求,充分考虑潜在地震风险,并严禁在地震断裂带和潜在地震次生灾害地段规划新建城镇新区、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严格执行地震行政许可制度,确保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自治区还要求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制度,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选址、工程设计、施工审批、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

  针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快实施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逐步扩大至中强地震多发区和一般设防地区。新建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医院门诊、住院和手术等用房、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航空公路水运候车厅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自治区将组织开展其他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航空公路水运候车厅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加固改造。

  密集场所要设应急疏散通道

  据了解,广西将大力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各地要结合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依据人口、地形地貌等因地制宜规划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必需的交通、供水、通信、供电、排污、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市各城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各县(市、区),均要建设至少1处城市(城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学校、医院、商场、航空公路水运候车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并设立明显的应急避难标志牌和指示牌。新建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通道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并配置救生避险工具和设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