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不足 还是过剩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油气开发从陆地转向海洋,并逐步向深海领域拓展,海洋工程行业呈现高景气度。伴随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海洋工程企业迅速崛起,海洋工程装备不断革新。 2015年中国海工装备业或将年入2000亿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资源开发这一不断成长的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都在积极发展相关装备。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我国在诸多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实现基本的自助设计建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了一定突破,这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5—10年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蕴藏着诸多财富和机遇。随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用电缆作为重要的配套产业,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需求空间也将不断提升。 到2015年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这一目标,将是提升中国制造、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示范。 中国海工设备仍需要进一步提速 从长期来看,深海油气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趋势之一,为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带来发展良机。但我国海工装备产业仍需加强深海油气开发方面的技术攻关以适应市场变化。“伴随着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趋势,海工装备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挪威DNV大中华区海事咨询部总经理吴巨圣表示,近年来巴西、挪威、澳洲等国家都在加大对海工装备产业的投资力度,伴随着深海油气开发步伐加快,中国的海工市场迎来发展良机。 我国海工产业初步形成了三大海工基地,形成了一批海工制造的骨干企业,如南通的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来福士招商局、振华等一批海工的骨干企业。目前我国对自升式平台已经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海工工程船、辅助船占世界市场份额30%以上。 在不少专家看来,随着全球深海开发的趋势,全球市场对适应于深海条件开发的高端海工设备的需求更加强烈,我国海工装备产业仍需加强深海油气开发方面的技术攻关以适应市场变化。 王锦连举例,今年前7个月,全球海工设备订单约400亿美元,中国占100亿美元,韩国接到的订单数量比我国少,但订单金额却要高,总金额将近200亿美元。“我国接到的订单主要集中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像深海的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这方面,所占的比例很小。” 张抗表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曾长期限于大陆架,海工设备也从购买国外浅水设备开始艰难起步。近年来我国在适合于500-1500米水深的海工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在1500米以上的超深水设备制造方面仍缺乏经验,仍需要进一步提速。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