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投资机构看好中联重科 高盛驳斥财务造假一说

2013-8-28 22: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55| 评论: 0

摘要:   2月份以来,接连遭遇造假传闻的中联重科股价从10.44元/股持续下跌至被腰斩,最大跌幅达52%,市值已蒸发了逾340亿元。关于中联重科财务造假,媒体报道大多集中在2012年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的收入结算方面,而中联 ...

  2月份以来,接连遭遇造假传闻的中联重科股价从10.44元/股持续下跌至被腰斩,最大跌幅达52%,市值已蒸发了逾340亿元。关于中联重科“财务造假”,媒体报道大多集中在2012年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的收入结算方面,而中联重科曾发表了多份声明进行回应,审计机构也表示不存在重大会计问题。

  中联重科回应“研发投入比涉嫌虚假宣传”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近半年多来却屡屡被“打”。最早披露中联重科研发投入比涉嫌虚假宣传的《新快报》,在连续刊发多篇剑指中联重科造假的报道后,又将这场战火烧至司法领域,近日其以诽谤罪起诉这场隔空对骂的另一方——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

  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中央媒体地方行”采访团今天实地采访中联重科时,中联重科副总工程师、中联重科研究院院长付玲向《法制日报》记者确认:研发投入比确实为之前被质疑的5%,之所以和年报数据不一致,是统计口径不同的原因。

  根据《新快报》,中联重科年报数据披露,2007年-2011年,中联重科研发费用分别为0.8亿元、1.2亿元、1.94亿元、2.65亿元、3.98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89.74亿元、135.49亿元、207.62亿元、321.93亿元、463.23亿元,即对应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分别为0.89%、0.89%、0.93%、0.82%、0.86%,与其5%-7%的宣传相距甚远。

  “根据国家财报的统计要求,产品研发才属于研发投入,而事实上,我们做研发,还需要投入诸如实验基地建设、技改等多方面的资金。比如,在上述数据中,只有购买实验设备的费用才算在研发投入中,而建立实验室的成本、技术投入和制造工艺研发等均未涉及,而我们内部统计是将这些都计算在研发成本内的”,付玲说。

  根据中联重科提供给采访团的资料,恰恰是研发高投入带来的知识产权的力量,让中联重科在2012年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遭遇巨大困难中成为“一枝独秀”。该资料显示,2012年行业整体业绩同比下降20%,中联重科则实现逆势增长,收入、利润同比增长20%,实现营业收入920多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60%,再次实现经营业绩与经营质量的同步提升,位居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六位。而其中秘诀就在于“坚持走创新驱动道路”。“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能力是企业迈向卓越的必备条件”,付玲深有感触地说。

  据她介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5年来,中联重科把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核心战略。累计申请4000多件专利和100多件非专利核心技术秘密,其中,国内发明专利占30%多,国际专利布局10多个族;PCT申请曾跃居全国第五,其中2012年共申请专利1800多件,总申请量居位行业前列。每年产生3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年产生专利1000件以上,新产品、新技术对市场的贡献率大于5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