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起诉中联重科 官司没打或就要赢了
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内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纠纷,媒体“探秘”三一,媒体举报中联重科,是这两年来的重头戏,一幕幕的“三国杀”,近日轮到新快报“大战”中联重科。 今日(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发表微博称:陈永洲给我戴个“公关高手”的帽子,我点评陈永洲,理所当然!我说的是陈永洲,没指新快报,新快报起诉我?似乎不妥!针对我个人,新快报发了5篇文章、一个声明,用了几个整版的版面,捧杀、棒杀、诬陷、扭曲、威胁,最后发展到诬告,平台资源、公权如此滥用,新快报还想干什么? 中联重科吃官司没打就输了 有一种官司没打就输了,这是场什么官司?8月8日,新快报以恶意诽谤罪正式起诉中联重科,天河区人民法院已受理立案。一家广东的媒体缘何大动干戈去起诉一家湖南的上市公司?原因是2012年至今,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连发多篇稿件,质疑国内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联重科虚增利润、高管精妙减持股票等怪象,而后,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八问陈永洲予以回应,并将矛头直指昔日同城竞争对手三一重工。认为是竞争对手为抹黑中联而收买了媒体。 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从事件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来看看其真相。事实的起因是:中联重科去年底就陷入了财务造假风波。有人举报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江西)的销售存在虚增收入及造假嫌疑。举报信指出:去年8月和11月份,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将产品主要销售给三个主要神秘客户,但不久便遭集中退货。该公司借此方式实现了销售数据的虚增,存在造假粉饰报表之嫌。5月29日,中联重科发布澄清公告,称外界报道不属实。但中联重科承认了去年8月和11月份,公告的退货量激增,占比超过60%。数据显示:去年8月和11月份,公告的退货量激增,占比超过60%,就印证了“销售-退货-销售-再退货-销售”先买后退的现象客观存在。其后,中联重科2013年一季报露出了“马脚”。今年一季度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下降4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下降了71.67%。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业绩巨幅下滑?再其后,中联重科在7月初又遭实名举报。 针对这些问题,新快报财经记者陈永洲连发7篇稿件进行了详实的披露。这本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揭露上市公司的制假行为应尽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中联重科为什么不敢在法庭上同实名举报者兵戎相见,而是要调转枪口去告媒体和贬损竞争对手呢?假如没有财务造假举报在先,陈永洲与中联无冤无仇,难道会去凭宝捏造那些文章吗? 陈永洲的客观报道,却遭到了中联重科及高管高辉的人生攻击,2013年7月10日、11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高辉在其实名认证新浪微博(微博名为“高辉_000157”)上连续发布以“舆霸与打手”、“打手!阴谋,黑手,舆霸!”为题的,就新快报有关中联重科的一系列新闻报道,进行公开诋毁,并将报道记者陈永洲的记者证及身份信息在网络上公开。7月21日,新快报发布申明:高辉在未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蓄意将我社相关报道描述为虚假报道,企图混淆视听,陷我社于舆论不利位置。为此,我社就高辉上述言行提出以下严正声明:自本声明刊登之日起,高辉应立即停止对我社的侵权行为,删除上述微博言论,并在微博及相关媒体中赔礼道歉,消除对我社的影响。否则,我社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据陈永洲披露: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作为詹纯新身边“军师级”人物,高辉的实名认证微博上头衔为“现任中联重科管理学院院长、国内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知名培训师、作家、诗人”。事实上,其早年述职于家电企业创维,一度以“创维管理学院院长”的身份为业界所知悉。在其出版的《创维为什么》中,高辉更以老到的手法对2006年创维董事长黄宏生因商业罪被判监禁6年等一系列公关危机事件做了深入剖析。去年底,高辉在微博上公开漫骂向文波“恬不知耻”,可谓其加盟中联重科后的首次高调“出位”。在中联重科现有高层队伍中,深谙公共关系及品牌推广者,高辉并非个例。 然而,高辉却不甘罢休,不仅没删除微博内容,还继续发文以八问回战陈永洲,称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搅屎棍”!迫使陈永洲不得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以诽谤为由将中联重科及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起诉至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要求判决两被告赔偿新快报社损失1元、赔偿记者陈永洲精神损失费10万元并赔礼道歉。 高辉在得知被起诉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虽然认证为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但言论只代表我个人”,企图撇清同上市公司的关系。高辉的言论仅代表个人吗?这之前,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对记者表示:“针对近期以来个别媒体的报道,我们感觉到这种边举报边炒作的行为,并不符合举报的原则,更像是借举报之名进行炒作。实际上是行业的相关竞争对手对中联重科的持续抹黑行动。”毫无疑问,这次对簿公堂,必会将把中联重科财务造假行为公之于众。这场官司,不管怎么打,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财务制假者。 当务之急,中联重科应尽快向新快报等披露其财务造徦的媒体和有关记者道歉,不应该把根本就不存在的竞争对手第三方牵扯进来,除此之外,还应把重点放在说清财务造徦问题上来,而不是转移视线,嫁祸于他人,混淆视听。 中联重科吃官司,没打就输了,因为输了公理。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