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中联重科一改温和态度 直面财务造假

2013-8-28 23:0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1| 评论: 0

摘要:   中联重科表示,2011年、2012年销售退回额3.74亿及8.76亿元(人民币),退货比率分别为0.80%、1.79%。2012年按季度分,第三季销售退回占3.01亿元、第四季占4.61亿元。   备受负面新闻困扰的中联重科昨日因应 ...

  中联重科表示,2011年、2012年销售退回额3.74亿及8.76亿元(人民币),退货比率分别为0.80%、1.79%。2012年按季度分,第三季销售退回占3.01亿元、第四季占4.61亿元。

  备受负面新闻困扰的中联重科昨日因应具争议的退货问题作出澄清。今日截至11:23,中联重科报5.27,涨3.94%,大笔卖出共10070手。

  中联重科:遭黑手造谣销售订单并非财务数据

  2013年5月27日新快报报道称在中联重科销售订单中存在大量有规律的“集中销售-集中退货”乃至“销售-退货-销售-再退货-销售”等情况,新快报认为,销售-退货是人为操作,目的是制作虚高财务报表,推高股价,是销售造假行为。毫无疑问,如果指控属实,对于中联重科以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毁灭性打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周一晚间,中联重科公告了此案细节,原来所谓“退货订单”根本就不是财务意义上的退货,即“确认销售”“计入销售额”“确认退货”“冲销销售额”的过程。“销售订单”“退货订单”都只是中联内部营销业务系统的统计数据,不管是“销售订单”“退货订单”其实都是尚未计入财务系统的“内参资料”而已,所谓“举报”用一些压根就不是财务数据的东西证明财务造假,实在大谬不然。

  用“退货订单”这样的概念来诓骗大众,造成中联造假的误解,这份举证材料之用心不可谓不歹毒,更奇怪的是,独家披露的新快报财经记者在爆料之前,完全没有采访过中联重科,却多次与其竞争对手三一重工总裁微博互动,这个本可以被核实避免的谣言最终发布出来,给中联重科的投资者带来沉重损失。

  更加值得怀疑的是举证材料本身。经中联重科核实,与基层业务信息细节多处吻合。这份地域上涵盖3个不同省份,时间上涵盖去年8,11两个不连接的月客户/销售信息属于商业机密,而且显然不是在偶然中得到的,而是经过长期秘密搜集,而且极有可能经过裁剪,以突出“退货订单”的概念。究竟是谁在搜集中联重科的商业机密,又是谁在别有用心的举报抹黑,目前没有定论,但巧合的是,去年11月司法机关确认三一重工非法收买中联重科的商业机密,而那次泄密主要涉及的就是客户/销售信息。

  2012年度中联重科销售情况

  中联重科公告称,公司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持续受到竞争对手全方位的恶意攻击。公告就营销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公司2013年5月29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有关情况做出了说明,并对公司2012年度销售收入、应收款项﹑存货变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

  公告称,2012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和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为:2011年底,各方预计中国经济将于2012年上半年开始复苏,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将随之实现新一轮的增长。基于这一判断,公司充分发挥技术、资金等优势,在2012年第一季度采用了较积极的经营策略,上半年经营业绩保持较好的增长。但公司在经营策略执行过程中发现,中国经济和工程机械行业复苏低于预期。为此,公司从2012年4月底开始研究未来市场持续低迷和整个行业经营杠杆偏大的问题,逐步调整经营策略,陆续出台一系列市场紧缩与风险控制措施如改进新合同的条款、加强应收账款等,这些措施在2012年下半年得到进一步强化。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下半年持续低迷,加之公司采取以上市场紧缩与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公司从第三季度起,销售收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利润下降,这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其他各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或利润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中联重科指出,华中区域“销售退回”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且高于公司整体退货水准,主要原因是去年初在该区域市场制定更加积极的销售策略,以获得更多有采购需求的客户;预期中的区域重大项目并未如期启动,导致部分客户没有获取足够的业务订单,业务量急剧下降,经营陷入困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