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GDP主义 看工程机械行业如何
GDP第几的国内政治意义在萎缩
党代会为舆论预测中国未来提供了绝佳机会,而未来的各项指标中,经济是最容易量化的。无独有偶,世界经合组织近日推出的一项报告称,中国经济总量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今年已经超过欧元区,并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 这个预测准吗?不知道。但由于十八大后中国政治经济政策的连续性被普遍认为确定性很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对计算总量有意义的高增长也属预料之中。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中国经济总量是全球第一还是第二,这个位置对中国国内政策的意义越来越小。甚至说重一点,这个位置“既不能吃也不能喝”,而且很难说它会给中国带来更多骄傲,还是带来更多压力和麻烦。 批判“GDP主义”已成中国舆论的风尚之一,中国民生的大量任务也不能仅用一个GDP的“虚数”来搪塞。相反网络上常有人成心做这样的争辩:都世界第二了,为什么我们的福利没有世界第二? 发展绝对是硬道理,但中国已经不再有发展就是一切的单纯。社会的要求越来越“挑剔”,我们已经给发展的前面安排了一串形容词,它的单子只会越来越长。 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必须持续,但发展速度应当挂钩的不是GDP哪天超过了美国,而是要能满足中国人财富增长的愿望,提供拉高社会公平和全民福利的资源增量,以及确保这十年的过程同中国人对“生活水平提高”的现代理解相对应。 经济发展的意义当然远不止这些。国防有赖新的经济增长。此外中国虽用不着惦记“赶上美国”,但中国发展速度切不可有一天比印度“慢太多”.那会使攻击中国政治制度的人找到新借口,麻烦不会小。 未来十年中国要边发展,边理顺社会对发展评估的实事求是态度,这是中国“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元素之一。过去这些年中国发展很快,问题也多,但当我们下决心未来十年以解决问题为主时,如果以为能把问题解决干净可就错了。中国要一方面加快解决问题,一方面也要培育社会对问题的适应力。 中国经济没有大的问题,增速多一个或少一个百分点,对国家竞争没有实质性影响,也不太可能扭转中国的经济走势和国运。中国经济波动触动最多的,是它的政治及心理环境。 以往官方常常在究竟应多宣传经济成就还是多讲困难和问题之间犹豫,它也的确相当难拿捏。或许应简单些,就是多讲实情,让舆论经受各种矛盾信息的自然锤炼。官方的干预平时越少,它以事实为基础的关键性引导就越可能成功、有效。 中国需要开展新的改革,它应当触及从政治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要不断增加决策的民主性,让社会意见以合法途径加入到决策过程中来。未来国家进步不能仅仅是“党和政府的成就”,而应更多以全社会的成就出现。这样对于不可能被扫干净的问题,舆论也会少些怨天尤人。 经济在别的国家可以更多是经济问题,但在当下中国,它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一定会高得多。中国的分析和计算方式也一定要有相应的复杂。 2012全球工程机械排行榜 日前,国际权威媒体InternationalConstruction(《国际建设》杂志)发布了2012年度全球工程机械YellowTable排行榜,对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在2011年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名。来自中国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获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6名和第7名。 据悉,本排名主要依据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欧洲一些不上市公司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排行榜显示,2011年全球最大5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销售额增长了25%,达到1818亿美元,是行业的最高纪录,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1680亿美元的纪录,显示了全球销售旺盛的势头。 从区域分布来看,50强分别分布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瑞典、法国、韩国等15个国家,其中中国和日本各占10家、美国8家、德国5家、瑞典3家、韩国和印度各2家,其余各1家。从销售额占比来看,50强企业中美国位列第一,由2010年的29.5%升至2011年的31.2%;日本紧随其后,但占比由2010年的23.5%小幅降至23.2%;中国位列第三,占比由2010年的15%升至16.9%.从前10强排名位次来看,美国最为抢眼,由2010年的1席升至3席,新进厂商为特雷克斯(第8)和约翰迪尔(第10);中国企业中,三一、中联均提升1位分至第6、7位,徐工则3年来首次退出前10,降2位至第11.整体来看,此次中国上榜企业排名相对稳定,上榜仍为2010年的10家,位次变化幅度均不超2位,例如山推升1位至第19,常林升2位至第48,而龙工、厦工、山河智能、成工均为2010年的第23、25、44和46位,位次不变。 对于此次排名,《国际建设》编辑ChrisSleight说:2011年全球销售旺盛的驱动力来自欧洲、北美和日本工程机械市场的反弹,中国的一些大的制造商也获得了一些增长,但他们却正经历着国内十多年来最具威力的“寒流”. 从2011年全球最大的5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创造的1818亿美元销售额来看,该数字既创造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最高纪录,也显示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在逐渐走出阴霾。其中,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在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306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上升到16.9%.中国排在美国、日本之后,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在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正在孕育新的“中国制造”巨无霸企业。 该榜单还显示,美国企业在全球50强工程机械企业中,销售额所占比例达到31.2%,日本公司占据的份额达到23.2%,而中国企业所占比例则连续6年上升,达到16.9%.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后起之秀,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近年来表现抢眼,2003年,YellowTable排行榜首次发布时,中国企业在全球50强中占据的销售额比例仅为1.6%,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50强中的销售额比例上升了10倍,中国力量的快速崛起已赢得世界瞩目。中国企业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无疑是三一重工,本次榜单,三一重工在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日立以及利勃海尔之后,排名全球第6,2004年首次入选该榜单时,三一重工仅仅排名第43位。此外,在本次榜单上,中联重科紧随三一重工,排名全球第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快速崛起,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国市场被国际市场广为看好,并且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拉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发展的最重要的积极因素之一。然而长远来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壮大,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2011年,中国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初步成果显现。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大手笔迭出:2011年5月,徐工一举拿下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单――7.446亿美元的委内瑞拉项目,并且在近期完成了对于施维英的收购,实现了中国企业对于混凝土机械全球前三强的收购;三一在今年年初成功收购普茨迈斯特,实现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世界隐形冠军的首次收购;中联则在并购路上走得更远,收购CIFA后,成功实现融合,在2011年末推出了中国第一台碳纤维泵车。 小编认为中国工程机械增长很快,世界排名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可是就像GDP一样,实际上中国工程机械虽然有点很多,但是问题也较多,排名对行业的体现不明显,不要被中国GDP、工程机械等高速繁荣数据所迷惑,要深究那些华丽数据下隐藏的细节。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