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工程机械微利之下的生存法则

2013-8-28 23:0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94| 评论: 0

摘要:   8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2%,比7月回落0.9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月度PMI第二次跌破荣枯线。在我国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生产成本增加、去库存压力不减的情形 ...

  8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2%,比7月回落0.9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月度PMI第二次跌破荣枯线。在我国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生产成本增加、去库存压力不减的情形下,加之西方国家重振制造业以及新兴市场崛起的论调甚嚣尘,不少人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前景感到担忧。

  然而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仍有空间。全球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就非常看好中国,并积极在中国建造工厂。该公司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决定了到2025年,中国依然需要建设更多的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有关机构预测,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相较于过去5年27.5%的平均增速而言,未来行业增速虽然逐步回落,但行业总体规模将不断扩大,进入中长期的稳健增长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工程机械的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经济形势表现也不麻痹、不惊慌的心态,更加坚定了对行业未来的良好预期。但不能回避的是,目前经济及市场环境压力依然,产能过剩下的去库存问题,人力、物力成本增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及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因素,都促使工程机械行业加速转型升级进程,许多企业纷纷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力争在当前不利形势下有所作为,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整个行业开始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与再造,微利经营则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和必须承受的“阵痛”。

  企业能否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等领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成为其能否顺利应对外部形势,通过微利经营期生存考验至关重要的因素。

  产能过剩 去库存是第一步

  有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的8年时间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增长了近4倍——从2002年的773亿元到2009年的3100亿,年均增长率约为24.4%。其中,2003年同比增长率高达38%,2007年同比增长37.2%。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机械工业市场需求回升。另一方面,与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也使机械工业明显受惠。”此外,外资厂商的加入更加剧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记者辗转致电上海工业园区某企业负责人,均称工程机械产品几乎呈不赚钱的“微利时代”。

  按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的说法,装载机行业目前的总体状况已经变为:新进入门槛较低、替代威胁增加、顾客议价能力增强、核心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内部竞争白热化,这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缩影。

  如果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度扩张的势头持续增长,的矛盾不解决,那么最终工程机械企业将尝到盲目投资的苦果。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工程机械业的发展。“张政(化名)作为某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代表,前来参加第十三届科博会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时向记者表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度扩张的势头持续增长,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不解决,那么最终工程机械企业将尝到盲目投资的苦果。“张政说。

  按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的说法,装载机行业目前的总体状况已经变为:新进入门槛较低、替代威胁增加、顾客议价能力增强、核心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内部竞争白热化,这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缩影。

  广西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先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产能都是过剩的,要改变这些情况并不是特别困难。但是产品做不做的好,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却是短期内难实现的事情。目前行业内竞争比较激烈,我认为企业间应该减少内耗,避免价格战,要将注意力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上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