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中国机械制造品牌升级的那些路径

2013-8-28 23: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7| 评论: 0

摘要:   对于向文波来说,并购曾排名全球混凝土第一的德国普茨迈斯特(业内俗称大象)之后,胃口似乎越来越好。   向文波是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2012年1月,通过闪婚,三一与大象签下并购协议,而7月24日,大象 ...

  对于向文波来说,并购曾排名全球混凝土第一的德国普茨迈斯特(业内俗称“大象”)之后,胃口似乎越来越好。

  向文波是三一重工副董事长兼总裁。2012年1月,通过“闪婚”,三一与大象签下并购协议,而7月24日,大象出资810万欧元收购了Intermix GmbH(下称IGH)100%股权。成立于1984年的IGH曾是欧洲第三大混凝土搅拌车及特种搅拌设备生产商。

  不难看出,向文波此前所称并购大象为“战略并购”而非“财务并购”的意义正逐步显现——毕竟,通过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企业作为桥头堡,趁欧债危机蔓延之时,进一步低价购并整合业内资源,其操作之便捷能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审核过程繁琐的国内“先领证再出手”程序;而大象也因此不仅能在自有的技术、渠道层面助力三一国际化,在三一整合全球资源的进程中,大象将成为更容易为国外所接受的三一“代言人”。

  当然,并购之外,中国制造品牌升级可用的方法还有很多,譬如海外设厂、抱团出海、业务分包等。

  并购:有窍门

  8月14日,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的并购交易在数量上同比下降了25%。但与此不同,全球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并没有严重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国今年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仅下降了6%,但交易金额却为2011年上半年的3倍左右,且全年交易金额有望超过2011年。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合伙人刘晏来表示,中国企业正抓住海外市场的买入机遇,大力并购海外能源类和工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从竞争史来看,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确实也是弱化竞争对手的方式之一。并购当然可以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向文波告诉记者。

  而之所以将目光更多投向欧洲而非美国,在向文波看来,正是因为美国对于并购过于敏感及市场竞争的态势使然。“首先,中国企业不提升竞争力就不会有并购机会,不比别人强,不仅没机会并购,只会被别人并购。”向文波说,“同时,欧洲是工业革命发生地,积累了众多技术和人才,欧洲的技术、品牌结合发展中市场的需求,将对被并购企业业绩形成良好助推。上半年,大象营收同比增长13%,利润增长了79%。”

  但这并不意味着并购风险的降低。

  在向文波看来,中国装备制造进入欧洲时间还不长,而中国制造欧洲化的过程也还很遥远:欧洲市场存在“玻璃门”现象,诸如产业保护政策(欧5排放要求、道路行驶安全标准等)、技术壁垒比比皆是;而由于是高端成熟市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很高,中国企业并购之后必须本土化,不能只是考虑成本问题,而要考虑到对客户需求的满足、服务中心的建立等一系列难题。

  “目前,中国企业在欧洲并没有买到太多像样品牌;退一步讲,即便通过并购,两国产品的品质一样了,中德制造的差距也仍然很大,仅是品牌认知、被客户接受需要很长时间。”向文波说,市场竞争是公平的,中国目前还不具备产生国际性大企业的土壤,表面上看是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持续提升,降成本、提质量的问题,但更深层次来看,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都有宗教、文化、素养和法制等假设和前提,而中国独特的文化前提下,还没有基于国情产生出可以推广到全球的中国管理理论,因此,深层次上,中国企业的内功还不足以支撑其国际化。

  至于突破某些并购壁垒,有时反而不是很大的难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