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用发动机 扼住节能减排的命脉
中国经济历来最为世人所诟病的就是其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的廉价产品,以至徒有“世界工厂”之名,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日益增大,原先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风险也随之陡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推进节能减排更是重中之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对于节能减排产生了空前的重视。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实现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对发动机的改造升级。据了解,行业权威分析研究显示,工程机械使用周期中燃油消耗占对于环境整体影响的58%,燃油排放占30%,而作为工程机械“心脏”的发动机正是控制油耗和排放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发动机能否实现改造升级将是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中国工程机械发动机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而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也逐渐开始在世界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一直是掣肘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去5年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爆发式增长,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0%以上,但是行业7成的利润都贡献给了外资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国主机生产企业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润。在工程机械最大细分市场的挖掘机市场中,国产挖掘机的发动机几乎被美国康明斯、日本五十铃、洋马、久保田所垄断。 发动机不仅是动力输出的关键,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油耗表现。然而国内企业的发动机节能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更多工程机械企业是通过简单的技术改进,辅以零部件的合理配置,打造属于自己的节能环保产品。尽管这些技术上的调整,能在保证成本稳定前提下,控制油耗降低排放指数,但却不能从根本上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节能之路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中国工程机械的命脉几乎是被以发动机企业为代表的国外大型零部件企业所掌控。 ECU——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关键 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其中高压共轨电控系统——ECU是整个电控系统的核心。“ECU相当于发动机的大脑”,一位业内人士曾生动地指出ECU在发动机整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掌握高技术含量的ECU就成为实现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关键。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电子控制单元,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发动机在运行时,ECU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ECU还实行对存储器 (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和其它外部电路的控制;存储器ROM中存放的程序是经过精确计算和大量实验取的数据为基础,这个固有程序在发动机工作时,不断地与采集来的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和计算。把比较和计算的结果控制发动机的点火、空燃比、怠速、废气再循环等多项参数的控制。ECU还有故障自诊断和保护功能,当系统产生故障时,ECU还能在RAM中自动记录故障代码并采用保护措施从上述的固有程序中读取替代程序来维持发动机的运转。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