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代理商现状 寻找生存空间
8月9日上午九点,赵斌打完考勤卡就从单位闪了出来,生怕被领导看到。“领导看到公司人多就烦,新鲜吧!”他苦笑着告诉记者。 赵斌就职于北京某大型工程机械代理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销售工作。但从年初开始,他和同事们大都是这样的一种“漂”的状态,原因就是没活干。“领导看到人多就让放假,一放假就拿不到工资。放假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被裁掉。”他说。 “上半年,由基础建设推动的工程机械等传统行业的业绩下降非常快,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转为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第一波发展高峰峰值已经过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表示,此类行业的困难时期还有两年。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业绩降幅接近20%,甚至有部分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利润同比降幅高达80%。 在销量剧减的倒逼下,出口海外和经营中西部地区,成为了广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国内销量锐减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工程机械行业20%的降幅似乎有些保守。 “去年我卖了20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在内的整机,其中有16台是上半年卖掉的。今年已经过半,我才卖了9台。整个部门去年卖了80多台,今年还不到40台。同行们的情况大都如此,销量至少减少50%,很多县级的代理商肯定会死掉一大批。”赵斌告诉记者,为了降低资金风险,从年初开始,他们总代理下面的所有公司已经停止了内部分期业务。 据记者了解,很多销售工程机械的企业均可替客户办理内部分期业务,也就是企业借钱给客户,客户只需首付10%甚至5%就可以开走一台整机,剩下的钱两年内还清即可。如今,为了控制资金风险,公司要求只接待全款客户,销售更是受到了影响。 为了促进销售,销售公司甚至打起了二手台机置换业务的主意,各大公司之间甚至为此大打价格战。赵斌举例告诉记者,一台最多作价12万的小型挖掘机,竞争对手给出14万,为了不流失这个客户,公司最终以15万成交,为对方置换了一辆新挖掘机。 与赵斌同样苦恼的还有高峰。去年,他曾经从赵斌手里买过两台小型挖掘机用来出租。 “去年年初,一台挖掘机一天的租金是1600块钱,后来降到1200元,今年只有800块钱,而且经常没活。”高峰告诉记者,去年的出租款至今还没有拿到。 进账少了,但高昂的养车费一分都不能少。“以一台车的正常开支为例,每月还款12000多元,司机的工资和住宿费用最低4000元,活少的情况下油钱也要5000元。每月保养一次,小型车一次1000多元,每个月的养车钱至少两万多元。”高峰给记者这样算了一笔账。 两辆挖土机一下子由金疙瘩变成了烫手山芋,最令高峰担心的是,如果超过三个月不还贷,销售公司就会将车拖走,但项目结款大都在年底,目前还贷都成了问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