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梁稳根最终梦想未实现 评价为时尚早

2013-8-28 22:4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5| 评论: 0

摘要:   如果做到全球第一,他将回家乡归隐田园,而现在,他还只能选择继续过着朝七晚九的苦行僧生活。   梁稳根,归隐之前   除了出差,每天都吃住在单位,从早晨7点半工作到晚上9点,下班以后还要边散步边听 ...

  如果做到全球第一,他将回家乡归隐田园,而现在,他还只能选择继续过着“朝七晚九”的苦行僧生活。

  梁稳根,归隐之前

  除了出差,每天都吃住在单位,从早晨7点半工作到晚上9点,下班以后还要边“散步”边听主要负责人汇报工作。一年到头,每天被各种会议填满……如果你有这样的上司,工作上敢懈怠吗?

  这个苦行僧般的人物,正是前福布斯和胡润富豪榜“双料”中国首富梁稳根,三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在身边人中享有“只爱好散步、爬山和开会的男人”之“美誉”.坐拥三一集团58%的股份,身价超过700亿元的他,为何如此拼命?这个问题英国人胡润也想知道,但多年来他数次来三一探寻答案,均未果。他最想问梁的是:“是什么动力支撑你把企业继续做大下去?”

  不如让我们来尝试解答。


梁稳根

  稳重压不住理想

  其实在成为“只爱好散步、爬山和开会的男人”之前,梁稳根还曾得到过多种称呼,譬如“篾老四”.他的老家茅塘镇道童村,位于湖南涟源市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沟,当年梁家也是当地最穷的一户,父祖辈均是篾匠,因他本人也干过多年篾匠,且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也许,正是贫苦的农村生活在他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烙印,使得谋求改变成为他最原始的动力。

  不过,另一个影响更大的称呼,是梁稳根在上大学期间收获的--“厂长”.在30多年前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厂长”其实属于“非主流人士”,在班级中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位,就连考试都是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着补习通过的。不过,之所以得名“厂长”,是因为同学们发现,梁稳根痴迷于企业管理知识的研究。学校大四时才开企业管理课程,同学都觉得没用,不爱上,而梁稳根从入学起就开始“捧着管理的书不放”.在当年那个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这确实让很多人费解。

  “现在才体会到,人家是先知先觉,做好企业关键是管理。”梁稳根的一位大学同学对记者说。

  因为身体不好,1978年就入学的“老三届”梁稳根留级一年,最终与1979级学生一起毕业,在1983年被分配到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在离开大学时,他写下毕业词:“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深深触动了他的同学唐修国,“有‘英雄识英雄’之感”.多年之后,唐回忆说。

  受惠于之前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积累,年轻的梁稳根很快崭露头角。毕业后的第三年,他的创新想法就折服了洪源机械厂当时的管理者,很快被提升为厂计划处副处长、体改办主任。不过,他随后回到家乡鼓捣出的那个小焊接材料厂,会在日后成长为世界级品牌,就连他的许多大学同学也直呼“没想到”.“中国与其说缺技术,不如说缺管理”,梁稳根说,而要摸索管理,就要建立一个小实验田,这正是三一前身诞生的缘由。

  1988年,在创业两年之后,梁稳根将原名“梁永根”中的“永”改为“稳”,据说有两层涵义,一为事业稳定,二为做人稳重。

  但就是这个稳重的创业者,在2003年大学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上,表示“要将三一打进世界500强”.话一出口,立即引来在场同学100余人的“哄堂大笑”,大家一齐说他“吹牛皮吹到天上去”.虽然当时的三一已经成为世界的佼佼者。但是“世界500强的公司岂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想都不要想的。”对不少同学来说,当时情景至今回想,仍历历在目。

  不过,现场有一个旁观者,没有嘲笑只带微笑,那就是唐修国。陪伴梁从大学到毕业分配,再到创办三一,他一直坚信梁稳根“产业报国”“打入世界500强”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甚至有很多同学反而更佩服唐修国的这份相信和坚守,因为人的一生没有比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更让人振奋的了。

  在工业基础薄弱的1980年代,梁稳根、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四人常常坐在洪源机械厂的大机器上,畅谈“产业报国”理想。他们也成为三一最早的创业团队。1985年辞职准备创业时,他们曾在一个山头上焚香、磕头,刺破中指写下誓书:“今生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不要怀疑他们当年的真诚。事实上,三一日后正是崛起于理想的基石之上。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三一牢不可破的凝聚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