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两会讨论的工程机械热点
2012年3月5日,世人瞩目的第11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随后的十天时间里,代表们就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而对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两会代表提出了诸如海外并购文化融合、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等诸多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2012年对于水利、房产、电力等资源的发展调控将有力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龙年全新的飞跃。 本文重点回顾了一周以来两会讨论的热点,包括铁路改革、保障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方针的适时调整,中小企业、零部件生产等业界发展变化,GDP增长、海外并购、转型升级等行业发展前景等具体问题;随着春季的到来,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开展春季订货会、春季服务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新春招聘会,业内企业展开人才争夺战;马尼托瓦克、中联重科(000157,股吧)新机下线完善产品型谱;徐工、山推、临工等发力海外,强化出口;中联服务第一品牌新起航;山河智能(002097,股吧)、国际重工代理营销出新招;二手市场限制进口,拓展出口,寻求新出路。 两会看点 2012年两会 问道市场 两会王晓华: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两会冯培恩:工程机械强大要靠自己积累 海外并购重在技术 提升消化能力 2月中国企业发生9起海外并购交易,占当月并购案例完成总数的14.5%.而1月海外并购共发生5起,披露金额为15.7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宗交易相比,海外并购交易也增加了28.47%.两组数据相比,明显可以看出2月海外并购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三一重工(600031,股吧)以26.54亿元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的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选择了在波兰进行并购。去年5月,徐工机械(000425,股吧)一位高层就透露,公司收购了德国和荷兰两家液压件生产企业。从整机到零部件,海外并购风起云涌。中国的工程机械巨头的海外收购所追求的是品牌认知度和建立分销网络,并实现在三年内将中国推上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出口国宝座的目标。 龙国键称,企业并购的过程就是知识产权和实物产权的收购,并非收购以后就是我们自己的,因为从原始意义的并购到变成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还需一个过程,“有序”极为必要。 事实上,诸多跨国并购案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必经的一道坎。向文波认为文化融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包容和尊重,他表示“有互补效果的战略性并购我们更感兴趣。请相信,三一并购”大象“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想让它成为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经典故事,我相信三一能做到这点。”三一在并购中的良好表现也得到了两会代表的认同和称赞。 龙国键也称“不能将收购来的企业与原企业分离,比如我们并购了一家国外工厂,那么它的发展就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我们是一家的。”他认为,并购了企业并不等于并购了人,如何把人留住、把拥有创新技术的人才留住是一大学问。 两会龙国键:有序的国际并购也应以人为本 向文波两会之微访谈 企业走出去的那些事儿 两会王金富:海外并购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源 破茧化蝶:中国工程机械海外收购写新篇 铁路改革 风起云涌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三大支柱》专题论文,建议铁道部并入大交通运输部,成为这一大部下的国家铁路管理局,负责制定铁路政策和技术与安全法规。同时,铁道部作为所有铁路资产所有者的角色也应终止,新成立的铁路管理局将只有监管职能,作为企业的运营职能将剥离给一些铁路公司。 “是个方案,正在研究,现在要等换届,不是现在。”在北京友谊宾馆政协分组讨论会后,全国政协委员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回应说。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表示,目前各个省市都有建设城际铁路的冲动,铁道部也有意下放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即在城际铁路的建设中不再谋求控股地位,但这个口子也不会全开,因为有些地方政府目前尚不具备开工建设的资金能力。现实的情况是,即使铁道部下放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地方政府想建设城际铁路也是“有心无钱”. 3月6日北京团分组讨论会上,针对有代表提出的“停工的铁路项目每月造成损失10亿元”、“铁路投资从每年7000亿元压缩到4000亿元”,全国人大代表、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汛回应称,今年4060亿元的投资中包括41个高铁项目,铁路基建的整体投资较“十一五”增加了75%. 3月7日,在全国政协民建界别的联组讨论会上,龙国键、王永庆等四名全国政协委员发言批评铁道部,认为铁道部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垄断大户、政企不分、缺乏监督、亟待改革。参与讨论会的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随后发言中回应说“很受启发”.对于铁路内部招标、缺乏监管问题,彭开宙说:“过去铁路招投标平台在铁路内部,但去年开始就改了,铁路建设项目统一拿到社会工程交易中心去交易”.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