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帆:政策限制较大 慎重推行长头重卡
今年8月,中国重汽特种车公司推出两款新产品,分别是长头牵引车和工程车。当时这两款车已完成装配、调试和厂内试验,进入评审阶段。待公告申报完成后,即可推向市场。10月19日,在工信部发布的《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31批)的载货及专用车产品公示》中,中国重汽的长头重卡终于现身,命名为威泺。 一提起长头车,很多人会联想到美式重卡。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联合纳威司达展出美式长头重卡就引来用户围观。但在实际运营中,国内长头重卡的市场表现却与用户的兴趣大相径庭。 “就目前而言,国内重卡市场上的平头重卡份额远高于90%,长头重卡在国内市场得不到发展的因素太多。”福田瑞沃营销传播科科长彭子玄告诉记者。 政策限制发展 “目前国内购买长头重卡的用户,我认为多数以个人喜好为主。”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东帆告诉记者。 “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卡车就是长头卡车,在国内市场上活跃了30多年。第二代卡车以东风140、解放141为代表,同样也属于长头车。”张东帆表示,随着中国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欧洲和日本重卡技术的相继引进,中国卡车逐渐转型到平头卡车,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标准也以欧洲标准为蓝本。因此,平头重卡逐渐成为中国重卡的主流。 据记者了解,目前持续发展长头重卡的企业主要有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精工“远航”等。此外,东风天龙长头重卡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亮相。如今,中国重汽也加入战局。 “在目前的国内长头重卡市场上,我们占有45%左右的份额,不过市场容量并不大。”张东帆介绍。 “制约长头车发展,主要是国家法规限制了车长,从技术角度看,平头车的利用率更高。而美国只针对货箱长度进行限制。”彭子玄表示,长头卡车的驾驶室长,就意味着少拉几立方米货物,对于重视效益的用户而言,这是致命的限制因素。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