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徐工王民
2011年9月2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 走向世界--中国机械工业主题宣传活动报告会”在京隆重举行。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同全国44位企业家一起,荣获“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称号。以下为王民事迹介绍: 作为徐工集团的掌门人,王民董事长近四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练就一身铮铮铁骨和远见卓识,尤其是他担任徐工集团董事长的十余年来,冲破重重羁绊,不断挑战与超越,领导徐工实现历史性跨越,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前10强,成就了世界工程机械的徐工品牌。如今,他正在为徐工集团构筑着3000亿“国际化、世界顶级”的宏伟蓝图,更加坚定自信地放眼世界与未来。 转变,为徐工提速奠基 1999年2月,王民同志任徐工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2000年初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上任之初,徐工集团规模、赢利已连续数年徘徊不前,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王民大刀阔斧地推进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先后拿出13亿元资金,改制剥离56家中小企业,较好地安置了职工,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突出主业,全力发展优势主机、核心零部件,带领徐工在2003年快速登上营业收入100亿元的重要台阶,推动徐工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王民董事长继续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带领两万名职工顶住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和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创新大干,担当突破,2010年徐工迈上营业收入660亿元大台阶,公司规模比“十五”末增长了2.8倍,比1989年集团成立之初增长了172倍。徐工已连续22年居中国工程机械第1位,历史性地跻身世界工程机械第7位。 创新,集聚徐工核心优势 王民董事长十分注重技术、管理、市场的全面创新,以否定自我、打破现状、接轨世界顶级企业的决心行动,实现了自主研发、精益制造、科学管理的重大跨越,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徐工获得中国工业最高奖、国内行业唯一的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技术创新为基石,牢牢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 王民董事长十分关注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和积累,提出徐工要攀登世界工程机械技术之巅的创新目标。依托强大研发力量,徐工“三高一大”产品开发速度和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突破速度持续加快。已获授权专利772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去年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徐工苦心研发、重资投入的29台精品震憾登场,其中: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履带起重机均是亚洲各自领域最大吨位起重机,与中国第四代筑路机械及亚洲第一高88米登高平台消防车、90米高空作业平台都代表了徐工已跻身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最新高度。此外,12吨大型装载机形成了行业颠覆式影响,“钢铁蜘蛛侠”步履式山地挖掘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徐工自主突破了高端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与德、美、韩等多国企业合资,通过联合创新、协作创新突破了回转支承、驱动桥、发动机等瓶颈。以从欧洲并购的两家企业及正建设的徐工欧洲研究分院为平台,在加快突破泵、阀、马达等液压元件核心技术。这些新一代产品已全部投放市场,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效益。 管理创新为突破,效率效益水平持续提升。 管理的创新进步,不仅带来各种资源均衡地发挥作用,并将为规模、效益提升提供稳固基础。在王民董事长的直接推动下,集团实现了徐工机械重组上市,在A股市场募资50亿元,启动了H股发行计划,重塑了品牌、资源、产品线优势及资本市场号召力,加快了徐工实力提高和国际化步伐。同时,徐工通过管控模式转变和精细化管理,推进人财物、产供销、机制、体系整合和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及信息化整体提升,凸显出全价值链竞争优势和效率效益优势,“十一五”末利润、利税分别比“十五”末翻了4番多和3番多。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