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GTL重卡能否给行业带来升级之风
近来,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福田汽车成立15周年及第500万辆福田车下线。在这个盛大的仪式里,福田汽车把第500万辆下线车的荣誉给了欧曼GTL. 可以这么说,福田能否实现2020战略,重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假如欧曼重卡能凭借GTL引领行业升级换代,能够在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分一杯羹,那么不但能完成福田重卡成为行业第一的目标,更可为福田完成2020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GTL能与世界标准接轨吗? 何谓GTL? GTL是Global Technology Leader的缩写,意为世界技术的领导者。 GTL是福田全新一代重卡平台,被福田汽车看作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首款产品。 什么叫做与世界标准接轨? 在福田汽车看来,“世界标准”就是以欧洲标准作为研发标准,从研发体系、供应体系、制造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一直到服务体系,以全价值链为平台,整体打造一款完全符合世界标准的重卡。据福田汽车副总经理、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邬学斌介绍,欧曼选择欧洲标准作为GTL的开发标准,联合欧洲着名设计公司打造了全球一流的研发团队,历时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7亿,选取全球优质供应商,关键零部件与世界重卡品牌共享;并特意为GTL打造了一座国际领先、中国第一座实现世界制造水准的重卡工厂--欧曼数字化样板工厂。 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到的是,研发、制造都可以按照世界标准,但是用户能达到世界标准吗?使用环境能达到世界标准吗?比如,道路,油品、国家标准以及装载方式、信息化程度等等。 缺乏挑剔的用户,也许就没有完美的产品。假如用户的需求不能与世界接轨,假如使用环境与世界标准差异较大,那么一款世界标准的产品会不会难以适应本土的需要呢? GTL能引领行业升级吗? 面对一个还未与国际接轨的重卡市场,福田GTL能完成让中国重卡与世界接轨的任务吗? 这个任务看来比较艰巨。不过,退一步来说,先不与世界标准看齐,而是引领中国重卡行业的升级换代能做到吗?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做到两点:一个是价格向主流重卡靠近;另外一个,就是用户是否能够接受GTL各方面性能中最短的那块“短板”. 行业升级什么时候发生? 行业升级不在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发生,而在新产品价格接近行业主流产品价格的时候发生。 一般来说,当采用新技术的产品的价格下移到与主流产品价格相差不远时,就会有消费者选购新产品,随着产量的加大,以及零部件价格的降低,新产品的成本就会快速下移,购买新产品的消费者则快速增加。 因此,引领行业升级的,往往不是最先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而是最先以主流产品价格销售新产品的企业。 比如,当年的福田在农用车行业干了很多年,一直徘徊在80多名。后来用了北汽摩当时的轻卡生产线和技术生产农用车,当年就坐上了农用车头把交椅。其实,轻卡的技术一直都有,关键是能否用到农用车上,并且以农用车的价格出售。 再比如,福田欧曼上市之初就受到热捧,次年就进入主流重卡行业。究其原因,在于欧曼升级了当时流行的斯太尔老款驾驶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潮流的、舒适的驾驶室,同时,价格与斯太尔系基本相当。欧曼用新的驾驶室,不但让欧曼快速跻身主流重卡制造商,而且也引领了各重卡企业纷纷升级其驾驶室。 现在重卡用户对重卡最基本的要求,仍然是皮实、耐用、省油、轻量化等。至于变速箱是否自动的、悬架是否空气的、刹车是否盘式的,噪音是否很小的、车辆是否CAN总线的、能否60万公里无大修等等,都不太关注,因为车用个两三年就卖掉了。更有些工程车用户,接个工程就买车,工程干完就卖车。因此,中国消费者主流的选择最终落在了22万-33万元的重卡区间。这个区间的重卡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售价也是有利润的。因此,一款重卡新产品要想完成对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不是作为品牌高端的象征的话,其价格一定不能严重偏离现在主流重卡22万-33万元的价格区间。 现在,GTL的价格还不得而知。假如,GTL的价格能够接近国内重卡的主流价位,那么引领行业升级也许指日可待。 |
会员评论